兵气动严关,才闻漠骑还。
边愁醒醉里,身事去留间。
乱响更深柝,空明雪后山。
苦吟时倚杖,不使客心闲。
【注释】
夜坐:即《夜坐吟》。
兵气动严关,才闻漠骑还。
“严关”指边塞的险要关口。“漠骑”,指北方来犯之敌。
边愁醒醉里,身事去留间。
身事:指自己的身世遭遇。去留:指是否被留在此地。
乱响更深柝(tuò),空明雪后山。
更柝:更深夜晚时敲梆报时的铜锣声。
空明:形容月光明亮,清空澄澈。
苦吟时倚杖,不使客心闲。
苦吟:苦思苦想。时倚杖:时时倚仗拐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边关作客夜坐吟哦时所作。诗中抒写了对国事的忧虑和自己身世遭遇的慨叹;同时也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兵气动严关,才闻漠骑还”。点明时间是在深夜,写听到北边来侵犯的消息,心中一惊。“兵气”,指战事紧张的气氛。“严关”,指边境上的重要关隘。
颔联“边愁醒醉里,身事去留间”。“边愁”是指诗人对国家大事的担忧。“身事”指个人的命运、前途等。这两句说,由于边关战事吃紧,自己忧心忡忡,所以酒醉饭饱,常常处于半醒状态。
颈联“乱响更深柝,空明雪后山”。“乱响”,指夜间传来的军号声。柝,古代守夜用的铜制器具,这里代指更鼓。这两句写诗人听到更深夜半的击柝声,感到更加凄凉悲凉。“雪后山”指下雪之后的山峦,用“空明”二字,写出了积雪覆盖山巅,月色皎洁明朗的景象。
尾联“苦吟时倚杖,不使客心闲”。诗人因思乡而苦吟,倚着拐杖,久久不能平静。这两句写诗人因思乡而苦吟不止,久久不能平静。
这首诗是作者于边关夜坐之时所作的。诗中既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个人命运遭际的感叹;也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凄清苍茫,情调低沉悲切,风格沉郁顿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