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倚杖处,下有白鸥群。
偶尔乘秋兴,翻然向夕曛。
溪光自清彻,野色两平分。
不定中流影,相知有片云。

东桥为胡太仆赋

西来倚杖处,下有白鸥群。

偶尔乘秋兴,翻然向夕曛。

溪光自清彻,野色两平分。

不定中流影,相知有片云。

注释:

东桥——指诗人居住地附近的桥。

倚杖处——倚着拐杖的地方,指桥上。

下有白鸥群——下面有一群白鸥。

偶——有时。

乘秋兴——因秋天的到来而兴起了某种兴致。

翻然——翻腾的样子,形容夕阳西下时的景象。

向夕曛——面向夕阳。

溪光——指溪水的光芒。

自清彻——自然清澈。

野色——指田野的颜色。

两平分——指天空与大地的景色各占一半。

不定中流影——不定的流水中的倒影。

相知有片云——相互了解的只有一片云。

赏析:

这首《咏物诗》是一首描写秋景的佳作。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咏志。

前两句写景,先写在桥上倚杖之处,有一群白鸥在飞,接着写到傍晚时分,太阳偏西,落日余晖映照着水面。“西来倚杖处”,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也表明了作者此时的心情。白鸥自由自在,不羁于世俗,它们在这里栖息,形成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偶”字表现出白鸥的悠然自得,也显示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之感。“偶然”、“偶尔”这两个词用得很妙,它表现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喜爱之情。

后两句则是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志趣。“翻然”一词,写出了夕阳西坠时的壮观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壮丽景象的感叹和赞美之情。“向夕曛”三字更是将夕阳余晖映照在水面上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志趣。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画面优美,诗人以白鸥为喻,表达了自己的志趣与心境。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使得整首诗都显得格外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