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长安送客还,驿亭疏柳不堪攀。
星轺欲发仍呼酒,春草相期一解颜。
陌上清霜迎剑舄,笛中明月动关山。
海门冻合三吴舫,此日冯唐鬓易班。

我们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岁暮长安送客还,驿亭疏柳不堪攀。
  • 这句描述了诗人在长安送别朋友的情景。”岁暮”意味着一年即将结束,”长安”是当时中国的都城,”送客还”表示送走了客人。”驿亭疏柳不堪攀”中的“驿亭”指的是驿站,古代供人休憩的地方,“疏柳”指稀疏的柳树,“堪”是能够的意思,“攀”是用手抓的意思,整句诗的意思是在驿站里,由于柳树稀疏,无法抓住它,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1. 星轺欲发仍呼酒,春草相期一解颜。
  • “星轺”是指装载着使者的快速交通工具,“欲发”是准备出发的意思,“呼酒”是邀请喝酒的意思,这里可能暗示了送别的场景中人们希望以饮酒来缓解离别的哀愁。”春草相期一解颜”中的“春草”象征着生机和希望,”一期”是一会儿的意思,整句诗的意思是在春天的草地旁,大家一起举杯畅饮,希望能暂时忘记离别的痛苦。
  1. 陌上清霜迎剑舄,笛中明月动关山。
  • “陌上”指的是路上,“清霜”是早晨的霜,“迎”是迎接的意思,“剑舄”是一种佩饰,通常用来比喻人的风采或品格,“动”是触动的意思,“关山”指的是关口和山脉,整句诗可能是形容在霜降的清晨,剑舄被清冷的霜气所迎接,给人一种坚韧不屈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与远方的关山呼应。
  1. 海门冻合三吴舫,此日冯唐鬓易班。
  • “海门”是指海边的大门,“冻合”指的是海水冻结在一起形成冰壁,“三吴”是中国的一个古郡名,位于今天的江苏南部,“舫”是大型船,用于水上航行,“冯唐”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鬓易班”中的“鬓”是头发,“班”是发际线,整句诗的意思是在海边,因为冰冻使得船只难以通行,就像冯唐那样年纪渐长而官途受挫,这里的寓意可能是在讽刺那些不能如愿以偿、仕途不顺的人。

给出翻译和注释:

译文:
岁末时分我离开长安城,去送别朋友。驿站里的柳树稀疏无力,让人难以攀援。想要动身时却又叫来美酒共庆,春草萋萋盼望能稍解忧愁。路上的霜冻如同剑履般坚硬,笛声中明月映照出关山的壮丽。海上的门已经结冰,阻挡了通往三吴的船只,今日的你(冯郡丞汝)也许已白发满头,鬓角生斑。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运用了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离别的画面,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境遇和前途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