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客风流似季鹰,钟山佳丽兴堪乘。
高台凤去还临眺,胜地龙蟠几废兴。
九陌晴云通玉阙,三江春水抱金陵。
莫愁何处歌杨柳,独听黄鹂思不胜。

和人金陵春日感兴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金陵(今南京)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吴客风流似季鹰:这句诗意味着诗人自比为东晋时期的名士王羲之,他的风度和才华如同他一样出众。”吴客”指的是诗人自己,”风流”形容其才华横溢,”季鹰”则是以王羲之自比。这里强调了诗人的才华与个性。
  2. 钟山佳丽兴堪乘:钟山是南京的著名景点,”佳丽”形容其景色美丽,”兴”则指兴致或情感。诗人在钟山游玩时感到非常愉快,这里的“兴”也体现了诗人的情感状态。
  3. 高台凤去还临眺:凤凰象征着高贵和美好,”高台”可能是一个观景点,”凤去”可能指代凤凰或其他吉祥物已经离开。”还临眺”意味着尽管有变化,诗人仍然选择站在那里观望。这里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4. 胜地龙蟠几废兴:这句话描述了一些历史遗迹虽然曾经兴盛但现在却荒废了。”胜地”指的是曾经繁荣的地方,”龙蟠”在这里比喻这些地方曾经充满活力和生机,而”几废兴”则表示现在的情况并不乐观。
  5. 九陌晴云通玉阙:”九陌”指的是京城中宽阔的道路,”晴云”可能是指天空中的白云,”玉阙”是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描绘出一幅晴朗的早晨,阳光照耀下,云彩仿佛通向了皇宫的景象。
  6. 三江春水抱金陵:”三江”可能指的是长江、淮河、浙赣江,这三江环绕着金陵城,”春水”描绘了春天江水的美景。这里通过描写水景来表达对金陵城的依恋和赞美。
  7. 莫愁何处歌杨柳:这句诗提到了”莫愁”,她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据说是东汉末年的美女,与曹操有过一段爱情故事。”歌杨柳”则形象地描绘了她唱歌的场景,杨柳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代表离别之情。
  8. 独听黄鹂思不胜:”独听黄鹂”展现了一个人静静聆听自然声音的情景,”思不胜”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这句诗透露出诗人深深的孤独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赏析

《和人金陵春日感兴》是一首描绘诗人在金陵(今南京)春日游赏时的感慨之作。整首诗通过对金陵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历史遗迹的怀旧,抒发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将诗人自比为东晋时期的名士王羲之,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才华和个性的自信。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诗歌的开篇,更贯穿于整首诗中,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豪情壮志。同时,“吴客”一词也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身份,增添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

第三句“钟山佳丽兴堪乘”描绘了诗人在钟山游览时的愉悦心情。钟山不仅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更是历史文化的象征。诗人在这里的游览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出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体验。这种体验让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历史的厚重。

第四句“高台凤去还临眺”,则表现了诗人面对现实变迁的态度。高台上的凤凰已经离去,但诗人仍然选择在那里观望,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这种态度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豁达胸怀,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精神风貌。

第五句“胜地龙蟠几废兴”则揭示了历史遗迹的现状。虽然这些地方曾经辉煌一时,但如今却荒废了。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叹时间的无情,也让诗人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第六句“九陌晴云通玉阙”,通过描绘晴空万里、白云飘飘的景象,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一种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第七句“三江春水抱金陵”,进一步描绘了金陵的美丽。春天的江水不仅滋养了这座城市,也滋养了诗人的心灵。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最后一句“莫愁何处歌杨柳”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通过描绘“莫愁”的形象,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这种情感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深情厚意,也让人深刻体会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和人金陵春日感兴》这首诗不仅是对金陵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拥抱美好生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