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入夜敞高筵,为写幽怀向酒边。
汉阙晴云低抱树,海门凉月半浮天。
闾阎久颂中兴日,税敛还逢北伐年。
丙魏匡时期不忝,老夫长啸五湖烟。
夏夜邹参政君哲宅同王客部道原得筵字
谢榛(明代)创作,以描绘夜晚宴席与自然景观,展现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 诗句释义:
- “虚堂入夜敞高筵”:指夜晚来临,室内宽敞明亮的厅堂中摆开了盛大的酒席。虚堂意喻空间空旷开阔,无拘无束;敞高筵则形容酒席丰盛,供客人畅饮。
- “为写幽怀向酒边”:诗人借酒消愁,在饮酒的过程中抒发内心的幽微情感。
- “汉阙晴云低抱树”:描述汉宫阙附近的天空被晴朗的云朵遮挡,仿佛低垂于树木之上。这里的汉阙可能指的是古代皇宫或重要的建筑,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 “海门凉月半浮天”:指海边的门楼边,月光如水般温柔地洒在天空中,形成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 “闾阎久颂中兴日”:民间长久赞扬国家恢复繁荣的时期。闾阎泛指平民百姓,颂扬表达了人民对国家复兴的热烈期待和积极评价。
- “税敛还逢北伐年”:税收减少,国力渐强,正当北伐之时,展现了国力强盛的景象。
- “丙魏匡时期不忝”,丙魏匡时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段或政治背景,诗人在此强调自己在这个时代里没有辜负时代的期许。
- “老夫长啸五湖烟”:诗人以长啸的姿态,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豁达和超脱,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
- 译文注释:
- 原文:
“虚堂入夜敞高筵,为写幽怀向酒边。
汉阙晴云低抱树,海门凉月半浮天。
闾阎久颂中兴日,税敛还逢北伐年。
丙魏匡时期不忝,老夫长啸五湖烟。”
- 注释:虚堂,空阔的堂室;敞高筵,敞开着丰盛的酒席;幽怀,隐秘的情感或思绪;汉阙,汉代宫殿的遗迹;晴云,晴朗的天空云彩;海门,海滨的门户;凉月,清澈而明亮的月光;闾阎,指民间的居所;久颂,长时间地赞美;中兴日,指国家恢复繁荣的时期;税敛,征收赋税;北伐年,北伐战争发生的年代;丙魏匡时期,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政治环境;长啸,大声而持久地呼唤。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历史感的场景之中。首句“虚堂入夜敞高筵”设定了夜晚宴会的开放场景,为后续的抒情铺垫了氛围。接着,“汉阙晴云低抱树”描绘了汉宫阙附近天空的美丽景象,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第三句“闾阎久颂中兴日”反映了人们对国家恢复繁荣的期望与赞美,显示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长啸五湖烟”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时光的憧憬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的风骨和情怀。创作背景:
《夏夜邹参政君哲宅同王客部道原得筵字》是谢榛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可能是在一次夏日夜晚的宴会上所作,当时邹参政君哲邀请了王客部道原等人参加宴会,并在宴席上赋诗作乐。谢榛作为诗人之一,在这样的场合中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充满了文人雅集的氛围,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