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臣垂老付沧洲,八咏曾题江上楼。
瑶瑟无声词客散,只馀松槚片云秋。
【注释】
①沈夷斋参政:指宋代文士沈遘。②沧洲:泛指江中、湖中,这里指隐居之地。③八咏:即《八咏楼》,是沈遘在临安时所作。④江上楼:指沈遘曾居处所在的临安府城西门外的八咏楼。⑤瑶瑟:用玉或象牙制成的弦乐器,音调优美。⑥词客:诗人。⑦松槚(jiǎ):松树和柏树。⑧片云:指飘浮的云朵。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题中的“沈夷斋参政”即指沈遘。沈遘字梦锡,号夷斋,宋元祐元年(1086)进士,官至尚书兵部侍郎。这首诗是作者为送别沈遘而写的。
首句“宦臣垂老付沧洲”,意思是说这位身居高位而又年事已高的官员,如今要退休归隐到那水清沙白的地方去了。宦臣,指朝廷的大臣;沧洲,即沧海之滨,泛指江流湖泊之间。这句诗表面上是在写景,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的感情。沈遘在官场上历经风雨,如今终于功成名遂,可以安享余年了。然而诗人却感到十分痛惜,因为自己不能与这样的贤才同享太平之福。
第二句“八咏曾题江上楼”。沈遘曾作《八咏楼记》,并写了《八咏楼赋》等文章,所以后人称他为“八咏先生”。这里的“江上楼”就是他所题咏的八咏楼所在地。诗人通过回忆,表现了他对沈遘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第三句“瑶瑟无声词客散”。沈遘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词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到了晚年,沈遘辞官归隐后,他的词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变得平淡无奇了。“瑶瑟无声”一句,既是对沈遘词风变化的一种形象比喻,又暗示了当时词坛已经衰落的形势。“词客”一词,在这里既指沈遘本人,也暗含了那些同样有才华的人,如苏轼等人。“散”在这里有凋零、衰败的意思。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沈遘及其词的惋惜之情。
末句“只馀松槚片云秋”。这里所说的“松槚”,指的是松树和柏树,也是古人常用来象征长寿的植物。“片云”则是指飘浮的云彩。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有那一片云彩还留在天边不肯离去。诗人以“片云”自喻,表明自己虽然已经离开了人世,但心中仍然装着国家大事和百姓疾苦,希望他们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沈遘这位贤才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身世感慨和时代沧桑之感。全诗语言简练明快,寓意深远含蓄,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