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箭催更天渐晓。金井梧桐落劳。西风小阁寒,残月疏帘照。
王仲宣,此际愁多少。绿树满庭清气生。宝鸭消银鼎。
风传玉雁声,霜没金蝉影。就不是宋玉,也愁难整。
楼上残更鸡叫彻。银蜡还明灭。笛飘别院风,砧急长廊月。
萧条庾信愁难说。河汉西倾生白露。三四寒鸦语。
黄花月下残,红叶风前舞。张衡到此,把愁添做五。
【赏析】
此词写秋夜怀人之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清江引”是宋代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这首词的题序中说:“秋夜闻邻笛有感,作《清江引》。”
起句“银箭催更天渐晓”,点明季节、时间。“银箭”即漏刻中的箭,这里代指时辰。“催”字,表明时光催促得急。“天渐晓”三字,则表明天已破晓,说明词人听到的笛声是从邻居家传来的。“金井梧桐落劳”,“金井”是指井栏,井栏多用黄金装饰。“梧桐”即梧桐树,这里泛指庭院中的树木。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色渐渐明亮起来,那金井边的梧桐树叶在秋风吹动下纷纷落下,发出沙沙的声音,使人感到十分劳累。“西风小阁寒,残月疏帘照”,这两句写的是词人看到窗外西风阵阵,吹拂着楼阁上的帘幕,使室内也感到有些寒冷了;而透过疏落的窗帘,那一轮残月又把月光洒进室内来。这两句写的是夜晚的景象。“西风”、“残月”都是秋天的典型景物,“小阁”、“疏帘”都写出了词人居住的环境。这两句写的是词人在秋天夜晚所见所感。
下片开头“王仲宣,此际愁多少”四句,是词人对邻居家的主人公的同情与理解。“王仲宣”,即王粲,东汉末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博学多才,但一生不得志,郁郁寡欢。后来为荆州牧刘表幕宾,曾出使江东,被孙权任命为丞相主簿,因见孙权淫乱无道,便称病辞归。后来曹操征召他入京担任秘书监,他托故辞绝。他的诗赋很有成就,今存《七哀》、《登楼》二赋等。《七哀》:“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迎。城中朝暮大,风雨送斜楹。桃生露井上,李树生园中。虫来啮时苦,雀归栖应惊。表示作者的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绿树满庭清气生”五句,写的是诗人对邻居主人公的关心与体贴。这几句的意思是:我住的庭院内,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我打开宝鸭炉煮酒消愁,可是却听不到邻居家传来的乐曲,只能听到风传玉雁的哀鸣声。这时天空中已经下霜了,金蝉的残影在月光下消失了,我不禁想起《楚辞·招隐士》中宋玉的诗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时我的心情也难以平静下来。
过片以后,词情由写景转入抒情,词人说:“楼上残更鸡叫彻”,“楼上”指自己住的地方。“残更”是旧时的计时制度之一,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一昼夜共分12更。所以“残更”即夜深时分。这两句的意思是:夜深了,听到楼上传来报晓的公鸡啼声。“银蜡还明灭”,意思是烛光忽明忽暗。这两句的意思是:在这寂静的夜晚之中,只有蜡烛发出的微弱光亮还在忽明忽暗地闪烁。这三句所写的是词人深夜独自在家时的情景。“笛飘别院风”,意思是:从隔壁传来悠扬的笛音,那风声也随着笛音飘荡而来。“砧急长廊月”,意思是:长廊里传来急促的捣衣声,那明月也映照出来。这三句所写的是词人听到了邻家传来的笛韵之后的情景。
结尾“萧条庾信愁难说”,意思是:这时我不由得想起了南朝梁元帝萧绎(字世诚)的诗:“寒城一炬水平的雪,幽梦十年忆扬州。”这两句的意思是:这时我不禁想起了梁元帝的诗来,感叹自己的处境是多么的萧条,心中涌起难以言说的忧愁。“河汉西倾生白露”,意思是:这时天上银河向西倾斜,天空出现一片洁白的新月。“河汉”指天河,古人认为银河是由无数的星星组成的,因此叫天河或河汉。这两句的意思是:这时我不禁想到,由于西风的缘故,天河里的星星也倾斜了;同时我又想到,因为天气变冷的原因,河里的冰也融化了,露出了水面,出现了一片皎洁的新月。这两句的意思是:这时我不禁感慨万分,心情更加沉重,无法排遣心中的忧愁。“三四寒鸦语”,意思是:这时我听到几只寒鸦在树上叫着。“四五”,是古代汉语虚数词,这里指三四五六个的意思。这两句的意思是:这时我听到几只寒鸦在树上叫着,仿佛也在向我诉述心中的忧愁和痛苦。
全词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写词人听到邻居家传来的笛韵之后的情景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与思考,抒发了自己的愁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