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旌节三川去,今日车书万国同。
燕饯都亭来诏使,停骖乡井访邻翁。
峰经回雁边声静,峡入啼猿树影空。
昭烈祠西诸葛庙,秦州城北隗嚣宫。
神交露立苍茫际,长啸风生感慨中。
毛伯昔闻周上介,随何今见汉明公。
布宣德意相如檄,囊括山川太史功。
河陇从兹兵不构,沴辕此去路相通。
庭充橘柚陈方物,歌听《巴渝》识土风。
最是多情江汉水,直随归楫到江东。
诗句:清晨旌节三川去,今日车书万国同。
- 词语注释与翻译:
- “清晨”:早晨时分,天色微明。
- “旌节”:古代官员出行时所持的令牌或仪仗。
- “三川”:泛指四川三个方向,即西、南、北三川。
- “车书”:古代指全国,此处特指统一国家。
- “万国”:指众多国家。
- 诗句解析与意境描述:
- 描述了清晨出发的景象,旌节象征着使命和责任,三川指的是四川省的东、南、西三个方向。
- 表达了一种国家统一的愿景,希望所有国家都能和睦相处。
- 文化背景与历史典故:
-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和平的期望。通过使用“旌节”和“车书”,传达了对统一国家的向往。同时,诗中提到的“昭烈祠”、“诸葛庙”、“隗嚣宫”等地点,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和军事遗址,代表了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 这首诗还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感情,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对和平世界的向往。
- 艺术特色与鉴赏价值:
- 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五言古诗形式,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深刻的政治思想和人文情怀。
- 诗中的意象生动鲜明,如“回雁峰”、“啼猿峡”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感受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和思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