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壑沈空蒙,雨势来不止。
欲顿肩舆游,登临兴方始。
稍晴策疲夫,烟云辨杪树。
苍翠忽远丛,蓊然附石齿。
泥泞涩迂途,精神已先至。
人影在松关,恍与白石侣。
虹气蒸高霞,倏尔群山紫。
不畏攀陟艰,翻惊心眼异。
入门见新筑,高下称人意。
密竹覆古幢,断碑倚灵字。
盘笋呈山情,茶香发泉味。
坐馀霁色来,嶂峦遂位置。
会上飞云巅,一笑凌天地。
罗浮雨中游宝积寺
巨壑沈空蒙,雨势来不止。
欲顿肩舆游,登临兴方始。
稍晴策疲夫,烟云辨杪树。
苍翠忽远丛,蓊然附石齿。
泥泞涩迂途,精神已先至。
人影在松关,恍与白石侣。
虹气蒸高霞,倏尔群山紫。
不畏攀陟艰,翻惊心眼异。
入门见新筑,高下称人意。
密竹覆古幢,断碑倚灵字。
盘笋呈山情,茶香发泉味。
坐馀霁色来,嶂峦遂位置。
会上飞云巅,一笑凌天地。
【注释】
巨壑:深广的沟壑。沉:弥漫。空蒙:云雾缭绕。
欲:将要、即将要。顿:停止。肩舆(jīn yú):轿子。
登临:登高望远。兴方始:兴致才刚刚兴起。
稍:不久。晴:晴朗。策:策马。疲夫:劳累的人。
烟云:雾气和云彩。辨:分辨。杪(miǎo)树:树梢。
蓊(wěng)然:草木茂盛的样子。附:依偎。石齿:岩石上的齿状物。
泥泞:泥土湿润。涩:难行。迂途:曲折的道路。先至:早到。
人影:指游人的身影。松关:松树林间的关口。
苍翠:青翠绿色。忽:突然。
蓊然:茂密的样子。附:依偎。石齿:岩石上的齿状物。
盘笋:弯曲的山峰。呈:展现。山情:山景之意。
茶香:茶叶的香气。发:散发。泉味:泉水的滋味。
霁色:天气放晴时的景象。余:剩余。
嶂峦:山峰。遂:于是、就。位置:方位。
会:遇见。上:登上。
凌:高出。天地:天空和大地。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罗浮山宝积寺游览所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
首联写罗浮山雨中景色。”巨壑”形容山势之高峻,”沈”则表示云雾笼罩,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雨势来不止”则表达了作者对雨中景象的喜爱之情。
颔联转入游览的过程。”欲顿肩舆游”表明作者准备开始游览,”登临兴方始”则说明在登高望远的过程中,作者的心情逐渐激动起来。
作者描绘了雨后初晴时的景色。”稍晴策疲劳夫”中的”稍”字表示时间的推移;”烟云辨杪树”则形象地描绘了雨后山中树木的形态;”苍翠忽远丛,蓊然则石齿”两句则将远处的山峦与近处的石齿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游人的活动情况。”泥泞涩迂回途”表达了山路的险恶;”精神已先至”则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尾联则转向了人文环境。”人影在松关,恍与白石侣”描绘了游人在松树林间的幽静氛围中仿佛与白石相伴;”虹气蒸高霞,倏尔群山紫”则以彩虹映照天穹、群山变色的画面来表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最后两句则回到了游览的主题。”不畏攀陟艰,翻惊心眼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敬畏与赞叹之情;”入门见新筑,高下称人意”则表明宝积寺的新修建与游客的期望相匹配,给人以愉悦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罗浮山宝积寺雨中游览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