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平生志,天涯一梦穷。
雁声悲处起,鹤影望来空。
樯挂淮阳月,波生海岱风。
忽听乡语转,始忆泊山东。

【注释】

泊山东界口:诗人在东界口停船时所作。

多少平生志,天涯一梦穷:多少年以前,有远大抱负的人,如今都成了梦中空想。

雁声悲处起,鹤影望来空:听到秋雁凄厉的叫声,便引起我的无限感伤;看到孤鹤远远地飞去,更使我感到惆怅。

樯挂淮阳月,波生海岱风:江边的船上挂着淮河的明月和东海的风帆。

忽听乡语转,始忆泊山东:突然听见家乡的呼唤之声,才想起自己已经来到东界口了。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舟行途中,泊宿东界口时即景抒怀之作。

首联“多少平生志,天涯一梦穷”。诗人一生怀抱着宏伟的抱负,然而到了晚年却落得个“一梦”的可悲结局,这真叫人不胜感慨。这里“多少”一词用得很妙,既写出了他一生怀抱的抱负之多,又突出了他的抱负之高,从而为下文进一步抒发他的人生感慨作了铺垫。“一梦”二字,则写出了他落拓江湖、壮志难酬的凄凉处境和悲哀心情,也使诗歌的基调更加沉重。“天涯”与“一梦”相照应,表明他虽已落拓江湖,但仍然胸怀天下,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大业。

颔联“雁声悲处起,鹤影望来空”。秋天,正是鸿雁南迁的时候,它们排成“人”字形飞行在高空中,发出哀婉的鸣叫。诗人从雁声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处境,不禁悲从中来。而那孤鹤则独自翱翔于空中,形单影只,使人倍感凄凉。这两句运用比喻,以鸿雁比己,以孤鹤自比,表达了诗人对前途渺茫、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颈联“樯挂淮阳月,波生海岱风”。“淮阳月”、“海岱风”,都是诗人当时所见到的景象。淮水发源于今河南省境内,流经安徽、江苏等地,到扬州附近入长江。海岱地区包括今天的山东一带在内。“淮阳月”指黄河以南地区的月亮,“海岱风”指东海和泰山之间的清风。这两联写景,一方面渲染了旅途中的寂寞、冷清,另一方面烘托出诗人内心悲凉、孤独的情状。

尾联“忽听乡语转,始忆泊山东”。诗人忽然听到熟悉的家乡话,这才记起自己已经到了东界口(地名)了。这一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忽听乡语转”这一细节的描写,把诗人漂泊天涯、怀念家乡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沉。全诗通过对景物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