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明一别鱼书悄。红泪沾襟小。却怜好梦渡江来。正是离人无那、倚妆台。
朱栏碧树江南路。心事都如雾。几时载月向秦淮。收拾诗囊画轴、称心怀。

【注释】

春明:在今北京,是唐宫禁门名。一别:分别。鱼书:书信。悄:静悄悄、不闻声息。却怜:更怜惜;更爱怜。好梦渡江来:梦中的情人如梦似幻地渡江南来。正是:正好。离人:别离的人。无那:没有奈何,无可奈何。倚妆台:倚靠着妆台。朱栏碧树:红栏杆和碧绿的树木。江南:指长江以南一带地方。心事都如雾:心事像云雾一样模糊不清。几时载月向秦淮:什么时候载着明月到秦淮河去(秦淮河,位于南京城南)。秦淮:今江苏南京市南郊秦淮河南岸。收拾诗囊画轴:收好诗袋子和画轴。称心怀:完全符合心意。

【赏析】

《虞美人·答远山李夫人寄梦》是一首情词,通过梦中与佳人的幽会,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词情感缠绵悱恻,意境优美动人,语言清丽自然,音韵和谐悦耳。

“春明一别鱼书悄。”起首二句点明题意,写春明之别后的相思之情。“鱼书”即书信,“悄”字则写出信笺的无声飘逝。“悄”又暗示出作者对妻子的深深眷念。此句以简洁的笔法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外物状态融为一体,既交代了两人离别的背景,也为下文梦境的展开作了铺垫。

“却怜好梦渡江来,正是离人无奈何,倚妆台。”此句紧承前句,写梦中佳人从江中渡来的情景。“却怜”两句写梦中佳人与自己相聚的喜悦,“倚妆台”三字则写出主人公在闺房中盼望佳人归来的情态,同时也流露出主人公因不能和佳人团聚而倍感凄凉的情感。

“朱栏碧树江南路,心事都如雾。”此句承接上句中的佳人来临时,进一步描绘出一幅江南美景图,同时以“心事如雾”的意象烘托主人公内心的迷茫和惆怅。“心事都如雾”一句更是为后两句的抒情作好了铺垫。

“几时载月向秦淮?”此句以设问的形式提出问题,表达了主人公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秦淮”二字不仅指明了妻子所在的地点,也暗含了丈夫对她的思念之情。

“收拾诗囊画轴,称心怀。”此句是全词的结语,也是全词的点睛之笔。“收拾诗囊画轴”,意味着主人公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都可以带着自己的思念之情踏上赴京之路,去看望妻子。“称心怀”三字则表明了主人公对妻子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自己能够实现心愿的决心和信心。整首词语言清丽自然,情感真挚热烈,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浪漫气息,是古代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