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无诸国,东连瘴海滨。
去从持斧客,聊慰倚门人。
夜宿桄榔雨,朝行踯躅春。
知君清节苦,莫厌庾郎贫。

【注释】

闽粤:指福建和广东。无诸国:即古闽国,今属福建省,故称闽国。东连:东邻。瘴海滨:南方炎热潮湿的海边地区。去从:离开或到来。持斧:携带着斧头。客:客人,行者,这里指韦道宁。聊慰:聊以安慰。倚门人:倚门而望的人。夜宿:晚上住宿。桄榔雨:桄榔树,其子可食。踯躅春:踯躅花盛开的季节。清节苦:清高的志节,艰苦的生活条件。庾郎:指晋代诗人庚亮,他为人耿直,生活贫苦。莫厌:不要嫌弃。

【赏析】

《送韦道宁》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作。这首诗写于天宝六年(747),当时作者正贬为睦州司马。韦道宁是朝廷派往岭南一带任刺史的使者,诗人在饯行席上写下了这首诗赠给韦道宁。诗人借与友人告别之机,勉励他到任后要洁身自好、清廉自守。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意诚挚深厚,对友人的劝勉之情溢于言表。

首联“闽粤无诸国,东连瘴海滨。去从持斧客,聊慰倚门人。”意思是说,闽粤两州的国家都位于海边,气候湿热,人们生活在瘴气中。离别的朋友带着斧头来到我的身边,我只好安慰那些倚门而望的人。

颔联“夜宿桄榔雨,朝行踯躅春。”意思是说,夜晚我住在桄榔树下避雨,早晨又踏上了踯躅花盛开的小路。这句诗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处的环境中,感受到他的孤独与无助。

颈联“知君清节苦,莫厌庾郎贫。”意思是说,我知道你的清高志节是多么的辛苦,不要嫌弃我生活贫困潦倒。这是诗人对韦道宁的劝勉之语,也是他对韦道宁的祝福之语。

尾联“莫嫌庾郎贫。”意思是说你不要再嫌弃我这个穷困潦倒的人了。这是诗人对韦道宁的安慰和鼓励,也是他对韦道宁的期望和寄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