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萧萧夜向晨,清明都付寂寥滨。
吹残野外无穷柳,消尽江南大半春。
临水桃花还有浪,衔泥燕子不生尘。
匡床坐稳浑慵起,赖得同人语笑频。
注释:
风雨萧萧夜向晨,清明都付寂寥滨。
吹残野外无穷柳,消尽江南大半春。
临水桃花还有浪,衔泥燕子不生尘。
匡床坐稳浑慵起,赖得同人语笑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春天的描绘和感受的记录,充满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联“风雨萧萧夜向晨,清明都付寂寥滨。”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画面,夜幕降临,风声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而“清明”则是指清明节,这是一个充满哀思的节日,但在这里,诗人似乎将这份哀思融入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之中。
颔联“吹残野外无穷柳,消尽江南大半春。”则是对春天景象的生动描绘。春风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气息,吹落了野外的柳枝,也使江南大地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这里的“吹残”、“消尽”都传达出春天到来时的活力和变化。
颈联“临水桃花还有浪,衔泥燕子不生尘。”以水中的桃花和空中的燕子为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桃花盛开,仿佛在水面上泛起了涟漪;燕子飞翔,带着泥土的气息,显得清新自然。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景物更加生动有趣。
尾联“匡床坐稳浑慵起,赖得同人语笑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他选择坐在椅子上,静静地享受这美好时光,不愿意被外界的事情打扰。而周围的人们则与他一同分享着快乐和欢笑,使得这个场景更加温馨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