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七十叹衰翁,足不良行耳又聋。
无复白间听夜雨,每因黄落识秋风。
有时百步三回坐,何日孤灯一笑同。
想见朝回多论述,天花飞落研池中。
【注释】
竺日章,名不详,唐代僧人。这首诗是作者在年逾七十后,寄给竺日章和尚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作者自己耳聋、眼花、步履不便、无法再像从前一样听夜雨,也无法再像从前一样赏黄叶秋景,以及他与僧徒们的交往情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竺日章和尚的一封书信,表达了他对竺日章和尚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年逾七十叹衰翁”,诗人感叹岁月不饶人,他已经年逾七旬,感叹自己的衰老。“叹”字,写出了诗人的感叹之情,也表现了他的无奈和感慨。
第二句“足不良行耳又聋”,诗人说自己因为年龄的增长,身体不再像以前那样健康,听力也大不如以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的担忧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第三句“无复白间听夜雨,每因黄落识秋风”,诗人说现在他听不到夜雨的滴答声,也无法像过去一样欣赏秋天的美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第四句“有时百步三回坐,何日孤灯一笑同”,诗人说有时候他会走百步路回来休息三次,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和他一起共度欢乐的时光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第五句“想见朝回多论述,天花飞落研池中”,诗人想象着每天早晨回到寺庙时,都会看到竺日章和尚正在研究经书。而天花飞落研池中,则形象地描绘了竺日章和尚专注研究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描述诗人与竺日章和尚的交往和互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理解。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