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宰题诗寄草亭,远烦白鹤下青冥。
彩毫落纸留鸿爪,贝锦当窗织凤翎。
百里仁风随化雨,两章秋月映华星。
林僧溪友争传写,拟向青山共勒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赠曾明府士章》。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茂宰题诗寄草亭” - 这里指的是曾明府在草亭上题写了这首诗。茂宰,可能是指某位有才学和声望的官员;草亭,可能是一个简朴而雅致的地方,供文人墨客聚会交流。
  2. “远烦白鹤下青冥” - 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青冥,指天空或高处,这里比喻为高远、遥远的地方。白鹤,通常代表高洁、长寿之意,此处可能借指友人的高洁品质。
  3. “彩毫落纸留鸿爪” - 描绘了一幅书法的场景,彩毫指的是精美的毛笔,鸿爪则形象地比喻了书写时留下的足迹。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和对友人才华的认可。
  4. “贝锦当窗织凤翎” - 这里以精美的贝锦作为比喻,形容友人的作品如同织就的凤凰羽毛一般美丽。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希望友人能如同凤凰一样,飞黄腾达。
  5. “百里仁风随化雨” - “百里”表示广泛,“仁风”、“化雨”都是比喻,分别指仁爱之风和教化之雨,意味着友人的德行如同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
  6. “两章秋月映华星” - “两章”可能指的是诗歌的两篇,“秋月”和“华星”都是美好的象征,前者代表着清辉洒满大地,后者则寓意着高悬于空中的明亮之星。这两句诗赞美了友人的诗文之美。
  7. “林僧溪友争传写” - 描述了一种场景,山林中的僧侣、溪边的友人都在争相传抄和学习诗人的这首诗。这体现了诗人作品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
  8. “拟向青山共勒铭” - 最后一句表明了诗人的愿望,他打算将这首诗刻在青山之上,与青山同寿。这里的“勒铭”是一种古代的石刻纪念方式,象征着永久的纪念和传承。

这首诗通过对曾明府士章的赞誉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通过对书法艺术和文学成就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统的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