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寒塞苦,爱上别峰间。
挂钵青松古,安禅白石顽。
尘何关只杖,乱亦到深山。
未歇狂心在,溪流总不闲。

【注】

  1. 洁之:指李白。
  2. 寒塞苦:形容山间寒冷,道路艰苦。
  3. 别峰间:形容山峰之间,地势险要。
  4. 挂钵青松古:形容僧人在山上修行,生活简朴。
  5. 安禅白石顽:形容僧人在石头上修行,坚定不移。
  6. 尘何关只杖:形容僧人不受世俗干扰,坚定信念。
  7. 乱亦到深山:比喻世事纷扰,但诗人依然坚持信念,不为所动。
  8. 未歇狂心在:形容诗人心中仍有豪情壮志。
  9. 溪流总不闲:比喻诗人虽然身处江湖,但心志不移,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得知友人张子容隐居山林后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敬意和羡慕之情。

首句“已知寒塞苦,爱上别峰间。”诗人已经了解到山路的艰辛,但依然被友人的隐逸生活所吸引,决定亲自去拜访。这里的“寒塞苦”形容山路的艰险,而“爱上别峰间”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敬仰和欣赏。

第二句“挂钵青松古,安禅白石顽。”描述了友人隐居的地方环境优美,生活简朴。这里,“挂钵”是指僧人出家修行时随身携带的物品,“安禅”是指打坐修行。通过这两点描绘,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的理解和尊重。

第三句“尘何关只杖,乱亦到深山。”诗人用“尘”字来形容世俗的纷扰和诱惑,而“只杖”指的是僧人使用的木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他都会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决心。

最后一句“未歇狂心在,溪流总不闲。”诗人以“狂心”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情和热血,同时也暗示了他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由、独立和坚定的人生信念的坚持。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友情、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理解的佳作。通过对友人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对世俗纷扰的不屑一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也体现了他对自由和独立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