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人几千里,每夜过三更。
拥毳时同坐,沿阶又独行。
不堪鸭绿色,常作虎溪声。
更有关心处,飞云枕上生。

【注释】

栖贤:即栖贤寺,在浙江杭州灵隐寺。山居:指隐居山林的生活。

三更:深夜十二时。三、六,古代用十二时辰纪日,一昼夜分五等,夜半相当于子时,三更相当于丑时。

拥毳:披着毡衣。毳(cuì):鸟兽的细毛。

沿阶:沿着台阶。

虎溪声:虎溪是浙江天台山的一条溪流,传说晋代僧人支道林常坐石上听其流水声如击鼓,故名“虎溪”。这里形容溪声如同虎啸声。

关心处:心中所想牵挂之处。

飞云枕上生:指梦中见到天上的云彩飘落在枕头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他在栖贤寺山居期间的所做、所思、所感。全篇以景语开头,然后转入对人与事的感受和思索,最后通过梦来抒发诗人的情感。

首句“怀人几千里”,写诗人思念故乡的人,他乡的夜晚漫长而难熬,每夜都要经过三更时分才能入睡。这里的“几千里”既指诗人居住的地方与故乡相隔数千里,又表现诗人内心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次句“每夜过三更”,进一步强调诗人在异乡孤独地度过漫漫长夜的寂寞之感。这里的“过三更”不仅指时间上的流逝,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第三句“拥毳时同坐”,写诗人和友人一起围坐在火堆旁取暖的情景。这里的“毳”是指一种动物的细毛制成的衣物,用以御寒保暖。诗人与友人同坐火旁,共度艰难时光,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四句“沿阶又独行”,写诗人独自一人走在山间的小路上的情景。这里的“独行”既表明诗人身处异乡孤独无依,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第五句“不堪鸭绿色”,写诗人看到远处山峦的颜色像鸭子身上的羽毛那样洁白,不禁感到心酸和难过。这里的“鸭绿色”既是对山峦颜色的描绘,也是诗人心境的反映。

第六句“常作虎溪声”,写诗人听到山间溪流的声音,仿佛听到了虎啸之声。这里的“老虎”并非真的老虎,而是借指山中的野兽。诗人通过听觉来感受大自然的声音,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更有关心处,飞云枕上生”,写诗人梦中见到了天上的云彩飘落在枕头上的情景。这里的“关心处”既指诗人心中的牵挂之处,也暗示了诗人在梦境中感受到亲人或朋友的关怀和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在异乡孤独生活的描述,以及对山水景色的描写和梦境中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思念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