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病多年苦未瘳,那堪茕独一身留。
黄沙万里休余念,白骨全家赖尔收。
旧阁遗编鱼腹饱,空天落月雁声愁。
相逢恐是他生事,极目鸰原泪自流。
【注释】
忆耳叔弟:怀念我的叔叔。耳叔,对人谦称自己的叔叔。二首:两首诗。杜甫晚年流寓蜀中,与友人交往密切,常以诗歌唱和,此诗即是杜甫于大历三年(768)所作。《杜少陵集详注》引《唐音癸签》谓“此为天宝末作”,但考其时杜甫已陷贼中,不可能有诗可咏。
【赏析】
这两首七律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的作品。前一首是追忆自己与远在洛阳的叔父的手足情谊,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悲慨;后一首则是回忆过去在长安时与杜甫交游唱和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诗人写自己多年抱病而未能痊愈,又感到孤独一人留居成都的苦况。“抱病”句是说杜甫长期患病未能痊愈,“那堪”是说杜甫不能忍受这种孤寂的煎熬。“茕独一身”句,是说杜甫一个人形影相吊,形孤影只。这两句从字面上讲,是叙写诗人的孤苦无依,但细味其中,却能体会到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己年迈衰老、报效无门的痛苦。这两句诗是全诗感情发展的基调。
颔联进一步抒写了诗人的愁思。颈联写自己当年曾得到朋友的帮助;尾联表达对友人的思念。这四句是全诗感情转折之处,是杜甫在回忆往昔与友人交往的情景。
尾联两句是杜甫在回忆往昔与友人交往的情景,也是诗人的自述。杜甫说,我与友人在旧时共事,像鱼腹一样饱食了友人所赠的遗篇;现在虽然天各一方,但仍然常常怀念友人,就像雁儿在空茫的天宇里传来凄婉的哀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深厚的感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杜甫一生坎坷,颠沛流离,他始终不忘关心国家的命运、人民的痛苦。这首诗就是杜甫在成都草堂生活期间创作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平息,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创伤尚未完全恢复,因此,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
杜甫在创作《忆旧三首》时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他希望友人能够继续关心国家和人民;另一方面,他又担心友人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意。因此,他在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又表现出对世事的感慨。
杜甫的这首五言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