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师亦是岭南人,共棹曹溪意自亲。
罪过弥天予作俑,饥寒到死汝为邻。
生成枯骨非关病,剩有空瓢不道贫。
何日玉门通一线,愿随高步抖边尘。
诗句释义
1 而师亦是岭南人:此句中的“师”指诗人的朋友或同僚,“也是岭南人”表示他们也来自同一个地方。
共棹曹溪意自亲:这里的“曹溪”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名或者是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地点。与“共棹”结合,意味着他们在这里共同划船、游玩,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彼此之间更加亲近。
罪过弥天予作俑: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自我反省的情感。诗人认为自己犯下了严重的错误,甚至愿意承担起这个责任,为其他人提供帮助。这里的“作俑”意味着作为榜样,起到带头作用。
饥寒到死汝为邻:这句话描绘了一种艰苦的生活状况,即使面临饥饿和寒冷的威胁,也要与朋友或同僚并肩作战,共同度过难关。
生成枯骨非关病:这一句反映了某种宿命论的观点,认为人的死亡并不是由于疾病或其他外在因素造成的,而是命中注定的。
剩有空瓢不道贫: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清贫的生活方式,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们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不抱怨生活的贫困。
何日玉门通一线:这句诗中的“玉门”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或者是一个象征性的地方。诗人渴望能够到达这个地方,找到一线希望或解脱困境的途径。
愿随高步抖边尘: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追随他人、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诗人希望通过跟随那些走在成功道路上的人,抖落身上的尘埃,实现自己的目标。
译文
我与你同样是岭南之人,我们在曹溪共划一叶扁舟,彼此亲近如一家人。我犯的错够大,我愿意做那个第一个站出来承担责任的人。即使我们身处绝境,也相互扶持,直到生命的终结。我们的死亡并非因为疾病,而是天命所归。虽然我们过着清贫的生活,但我们心态平和,并不抱怨。什么时候才能找到那一线光明?我愿意跟随你的步伐,抖落身上的尘埃,迈向更高的境界。
赏析
《赠赤公五首》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其朋友或同僚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不仅在物质上支持对方,更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和支持。他们在逆境中相互扶持,共同面对困难,展现出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坚韧。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应放弃希望,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总有一线光明等待着我们。同时,它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互助的重要性,只有互相支持,才能更好地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赠赤公五首》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