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时正逐飞鸿去,来日还逢是去鸿。
斯世几能怜范叔,有人犹自问洪公。
江涛秋色携双袖,贝叶新诗共一筒。
客梦最怜翻在碛,牛衣依旧耐寒风。
【注释】
秋尽 —— 秋季结束时。锡公 —— 指白居易。江南回相见 —— 指白居易在江州时,与元稹的分别。去时正逐飞鸿去,来日还逢是去鸿 —— 意思是说当时你正好追随一只大雁离去,而我在江州等待你的到来,我们就像那对去的和来的大雁一样永远在一起。斯世几能怜范叔,有人犹自问洪公 —— 意思是说世间的人有几能像范蠡那样有远见卓识,像洪皓那样有才华而不为世用?贝叶新诗共一筒 —— 贝叶,佛教经典。贝叶新诗,指《贝叶经》。一筒,指一卷书。
【译文】
秋风将尽时,我回到江南与你再次相见,那时我们又像那两只飞鸿一样,永远在一起。世人有几能像范蠡那样有远见卓识,像洪皓那样有才华而又不为世用?我手持贝叶经卷,与你共同欣赏其中的佳句妙文。
【赏析】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时白居易任江州司马。诗人在江州时,与友人元稹分手后,经过一段日子的分离之后,终于又与元稹相会。诗人写这首小诗以表达对朋友的深厚友谊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殷切希望。
首联“去时正逐飞鸿去,来日还逢是去鸿。”起首两句是说:当初你离开我时,正是大雁南归的季节;现在你回来的时候,也是大雁南归的季节。这两句是互文,意思是说你从北方回来时正是大雁南归的季节。“去”字点明离别的时间。“逐”是追随着,“逢”是遇到。
颈联“斯世几能怜范叔,有人犹自问洪公道。”意思是说: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够同情范蠡那样的高才隐退呢?有人还能像洪皓那样不因自己的才华而受到重用吗?这里“斯世”即这个世上,“范叔”,指的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范蠡;“洪公道”,指的是北宋初年名臣洪皓,因金军入侵,他请求辞官,高宗不准,他只得渡海前往金国,最后被放还。
尾联“江涛秋色携双袖,贝叶新诗共一筒。”意思是说:眼前这江水波涛滚滚,秋色满眼;你手里捧着一卷贝叶的新诗,我们共同吟诵它的美好诗句。“江涛秋色”是眼前实景,“双袖”,“携双袖”是比喻的意思,意思是江水波涛汹涌澎湃。“贝叶新诗”,指《贝叶经》,贝叶经,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一种经卷形式,用贝多树叶子装订而成的佛教经书。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与好友重逢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