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将茎草地逾幽,况有长松溪水流。
四面尽容千指绕,一劳便可百年休。
梧桐已种宁忧凤,江海无机自任鸥。
何日雨花峰顶上,愿随龙象一抬头。
证西堂新创落成二首
插将茎草地逾幽,况有长松溪水流。
四面尽容千指绕,一劳便可百年休。
注释:
插下枝条的草地上景色更加幽美,更何况还有长松溪水在流淌。四周都被树木和花草环绕着,手指头也能轻松地绕上一圈。一次努力就能长久地得到休息,不必再为生活操劳。
梧桐已经种下,我不必担心凤鸟会来栖息;江海没有机缘,我就任凭自己像鸥鸟一样自在。
赏析:
《证西堂新创落成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通过描绘庭院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以及追求自由、不受拘束的精神向往。
第一首诗的前两句“插将茎草地逾幽,况有长松溪水流。”描述的是庭院中的美景。诗人选择了一种自然生长的植物—插在土地上的树枝,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欣赏。再加上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使得整个庭院显得更加幽静宜人。这里的“长松溪水流”指的是庭院中的小溪旁长满了茂盛的松树,流水潺潺声仿佛也在为庭院增添一份宁静的氛围。
第二首诗的前两句“四面尽容千指绕,一劳便可百年休。”则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庭院四周的环境十分优美,足以让许多人在其中散步、游玩。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一种豁达心态,认为自己不需要为生活而过于操心劳累。这里的“一劳便可百年休”意味着一旦完成了一项工作或解决了一个问题,那么就可以享受长期的安宁与舒适。
第三首诗的前两句“梧桐已种宁忧凤,江海无机自任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自由精神与超然态度。诗人在庭院中种植了一棵梧桐树,它将成为鸟儿们栖息的地方。而诗人本人则不会为其他事情担忧或忧虑,因为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做好手头上的事情,就能够得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里的“江海无机”指的是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江海那样自由自在,不受外界因素的限制和约束。
最后一首诗的最后一句“何日雨花峰顶上,愿随龙象一抬头。”则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诗人希望能够有一天在风景如画的花雨峰顶观赏到雨花绽放的美丽景象,并希望借此机会仰望天空中高高在上的龙象雕像,感受那份超凡脱俗的氛围。这里的“龙象”指的是佛教中的护法神兽,象征着祥瑞和神圣。
这组诗通过对庭院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豁达的心态和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