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期连辔陟崔嵬,岩雨初晴蕨正肥。
匹马似将人共瘦,片云不与鹤争飞。
遥看浓雾知题壁,独傍残阳欲掩扉。
有石有松收拾遍,并携空翠满囊归。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代,作者游历千山时,因老马不前而独回,故作此诗。首联写与友人同游千山,相约攀登崔嵬的山峰;颔联写独自登山时的情景;颈联写远望浓雾中的题壁;尾联写下山后收拾景物。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优美,表现了诗人游山时的豪情壮志和对友情的珍视。
“偕天中清臣赤岩游千山”是第一句,点明出游的地点和对象。
“偕”字下得十分有力,突出了这次出游不是一人而是多人。这里指“我”和“天中”的“清臣”即“天中道人”。“道人”就是道士,所以“偕”也含有与道士一起游玩之意。“赤岩”,是浙江天台山的一个景区,以红色岩石著称。
“因老马不前独回”是第二句。这是全诗的关键句子,也是最耐寻味的句子之一。“独回”二字,不仅表明了这次出游的主角是我和天中道人二人,而且说明这次出游不同于一般,因为“老马不前”。在古人的心目中,马总是能驮重物的,它之所以不前,肯定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或困难,于是只好独自返回了。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却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意义。从字面上理解,似乎是由于马老了不能负重,才不得不回去;但仔细一想,又似乎并非如此。因为如果是这样,那“独回”的原因就应该是明确的、容易解释的了。所以这一句应该另有所指,它应该是指自己。“老马不前”,实际上并不是因为马老了不能负重,而是因为我自己身体不好,行动不便。所以,“独回”的原因是“病身”,也就是身体有病。这一层意思,正是诗中要表达出来的主题思想。
“相期连辔陟崔嵬,岩雨初晴蕨正肥。”
“相期”二字,表明了这次出游的目的是为了登攀高峻的山峰,观赏美丽的风景,并希望与道人一起共同完成这一心愿。“连辔”指的是拉着手缰辔一同骑马而行,“陟崔嵬”则是指登上陡峭的山峰。这两个词组都描绘了一幅充满动感的画面:两个好朋友携手并骑,一起攀登高峰,一路上欣赏着沿途的风景,直到他们最终到达山顶。
“岩雨初晴蕨正肥”,这是第二联的下半句。这里的“岩”指的是山峰上的岩石,“雨初晴”则是指雨后初晴的景色。“蕨正肥”则是指山间生长着大量的蕨菜。这些植物在雨水滋润后长得更加茂盛,为登山的人提供了良好的食物来源。
【注】
1.《天台六赋》: 《天台山赋》为南朝梁陈间的文学家张融所作的一篇赋。
2.《文选》: 刘勰著的《文选》是一部中国最早的文学总集。
3.《诗品》: 《诗品》是南朝齐代文学家钟嵘的著作,共分三卷,其中第一卷主要评论诗歌的艺术风格。
4.《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专著,由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勰编撰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