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端溪旁,持斧斫溪骨。
岁深积成林,真气资蓬勃。
一从板荡来,散作磨刀石。
墨池鼓风波,焚之恨无及。
奇觏乃于斯,转复生叹息。
古绣若苔斑,莹然马肝色。
沿缺中已凹,定是千年物。
黑松发黯光,滑泽水不竭。
想其在空岩,无心求赏识。
良工苦经营,因以珍几席。
不知前代人,研尽几斗血。
神物固不常,自然遭磨折。
笑彼卞氏璞,欲遇徒三刖。
如何抱坚贞,静默守寒碛。
我见岂偶然,为之重拂拭。
再拜置诸怀,永以伴幽寂。
【注释】
余家端溪旁,持斧斫溪骨:我家靠近端州(今广东肇庆),手持斧子砍断溪中的石头。
岁深积成林:岁月久了,溪水冲刷形成了林木。
真气资蓬勃:真气旺盛,生机勃勃。
一从板荡来,散作磨刀石:自从天下大乱以来,它们散落成了磨刀石。
墨池鼓风波,焚之恨无及:墨池中波涛汹涌,但烧了也无法弥补失去的东西。
奇觏乃于斯,转复生叹息:在这里意外地遇到了它,不禁叹息。
古绣若苔斑,莹然马肝色:像古代的绣品上长出的苔藓一样,光滑如马肝色。
沿缺中已凹,定是千年物:沿着裂痕已经凹陷,一定是千年的宝物。
黑松发黯光,滑泽水不竭:黑松树发黑色光泽,润泽的水永不枯竭。
想其在空岩,无心求赏识:我想它在空寂的山岩之上,无心求得欣赏。
良工苦经营,因以珍几席:好的工匠辛苦经营,因此得以珍视这珍贵的几案。
不知前代人,研尽几斗血:不知道前代的人,费尽了多少心思才能研出这样的墨汁。
神物固不常,自然遭磨折:神物本来就不是经常出现的,所以难免会遭受磨难。
笑彼卞氏璞,欲遇徒三刖:嘲笑那些想要得到卞和氏的璞玉却只能得到三块石头的人,他们白白地付出了努力却没有得到回报。
如何抱坚贞,静默守寒碛:怎么能够保持坚贞不屈,静静地守护着寒冷的沙漠。
我见岂偶然,为之重拂拭:我见到这里,难道是偶然的吗?所以忍不住要再次擦拭它,让它更明亮。
再拜置诸怀,永以伴幽寂。
【赏析】
此诗为题《古砚》而作,全诗共八句,可分为四组,每组一句,每句五字。第一组“余家端溪”句,点明砚的产地,并交代了作者与砚的关系。第二组“持斧斫溪”句,描绘了制作砚台的过程,突出了砚的质地优良。第三组“岁深积成林”句,表现了砚台随时间的积累逐渐成长的意象。第四组“一从板荡”句,则表达了砚台在乱世中成为磨刀石的命运。第五组“墨池鼓风波”句,通过比喻,赞美砚台的珍贵与独特。第六组“焚之恨无及”句,则表达了对墨池被破坏的无奈与痛心。第七组“古绣若苔斑”句,以比喻的手法,赞美了砚台的古老与美丽。第八组“如何抱坚贞”,则表达了作者对砚台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第九组“再拜置诸怀”句,表达了作者对砚台的珍视之情。最后一联“永以伴幽寂”,则是作者对砚台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砚台的美丽与价值,也传达了作者对砚台的热爱与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