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不避世,渭水不匡时。
事会乃适然,隐见无预期。
鹰扬若有意,何异熊与罴。
羊裘若无心,客星光亦微。
营丘与钓台,千载高嵬嵬。
诗句释义及赏析
咏古二首
富春不避世,渭水不匡时。
解释:在富春这个地方不避世,不追求权势,就像渭水之流自然流淌,不为外界所动。事会乃适然,隐见无预期。
解释:事物的发展总是自然而然,不必强求,即使是隐居或显露也无需过分期待。鹰扬若有意,何异熊与罴。
解释:雄鹰展翅高飞,似乎有意挑战天空,这和熊罴一样,都是自然界中威武的生物。羊裘若无心,客星光亦微。
解释:穿着羊皮大衣的人,看似无心机,如同星光虽亮却微小。营丘与钓台,千载高嵬嵬。
解释:营丘和钓台,历经千年依旧屹立不倒,显得高大而巍峨。
译文
在富春不逃避世事,渭水不干预时局。
事物自然发展不需刻意,隐退或出现都不必期待。
雄鹰飞翔仿佛有意,与熊罴相比何尝不威武。
羊裘之人看似无心,星光虽亮却微不足道。
营丘与钓台历经岁月仍巍峨,千载之下仍显其高。
注释
- 富春不避世: 在富春这个地方不逃避世俗之事。
- 渭水不匡时: 渭水之流自然流淌,不干预时局。
- 事会乃适然: 事务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
- 隐见无预期: 无论是隐退还是显现,都没有过多的期待。
- 鹰扬若有意: 雄鹰飞翔似乎是有目的的,但这里比喻为有意挑战天空。
- 羊裘若无心: 穿着羊皮大衣的人看似无心机。
- 客星光亦微: 客人的光芒虽亮却很微弱,暗喻人的力量虽然存在但有限。
- 营丘与钓台: 指的是古代著名的两座遗址,营丘和钓台。
- 高嵬嵬: 形容山势高耸且险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富春不避世”、“渭水不匡时”的描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通过“事会乃适然”、“隐见无预期”等句子,诗人强调了人生应随遇而安,不强求,不预设结果。此外,诗中还用“鹰扬若有意”、“羊裘若无心”等形象比喻,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内心宁静的境界。最后,通过对营丘与钓台的描绘,诗人不仅赞美了这些历史遗迹的壮观,也借此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深邃思考和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