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贱本殊伦,祸福无常理。
大宝不发光,常恐逼神忌。
宁作井中泥,毋为江上水。
水清起波澜,泥浊甘同弃。
宁为井中蛙,毋作枝间翠。
枝高弋者慕,井深终有底。
达人置其身,不以众趋地。
卑污胜高明,高明吾深耻。
即事有寄二首(其一)
贵贱本殊伦,祸福无常理。
大宝不发光,常恐逼神忌。
宁作井中泥,毋为江上水。
水清起波澜,泥浊甘同弃。
宁为井中蛙,毋作枝间翠。
枝高弋者慕,井深终有底。
达人置其身,不以众趋地。
卑污胜高明,高明吾深耻。
注释:
即事有寄二首:这是组诗的名称。
贵贱本殊伦:尊贵和低贱本来就不一样。
祸福无常理:灾祸和幸福没有固定的规律。
大宝不发光,常恐逼神忌:指皇帝的金印不会发光,常常让人感到害怕。
宁作井中泥,毋为江上水:宁愿做一口井里的泥土,不要做一条江上的水流。
水清起波澜,泥浊甘同弃:清澈的水容易起波纹,而污泥则甘愿被抛弃。
宁为井中蛙,毋作枝间翠:宁愿做一口井中的青蛙,也不愿做树枝间的翠鸟。
枝高弋者慕,井深终有底:树上的鸟儿羡慕高处,但井里的青蛙知道最终有底部。
达人置其身:明白事理的人会放弃自己的欲望。
不以众趋地:不会随大流而去。
卑污胜高明,高明吾深耻:卑鄙和污秽胜过高尚和光亮,我以此为耻。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借咏物抒怀来表达诗人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全诗共四句,每句五字,用“即事有寄”作为总题。前四句分别以井、水、泥、蛙等喻人或物,指出人的品格高低,应与自己的行为相一致;并告诫人们不应趋炎附势,应保持清醒头脑,明辨是非。最后两句是全诗的警句,作者认为,卑鄙和污秽胜过高尚和光亮,因此要为之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