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多荒土,开垦已三年。
种麦多不收,种稻乃得全。
种豆复种粟,种麻兼种棉。
以此为生活,终岁钁头边。
耕田博饭食,兹语古所传。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的一首。全诗如下:
山下多荒土,开垦已三年。
种麦多不收,种稻乃得全。
种豆复种粟,种麻兼种棉。
以此为生活,终岁钁头边。
耕田博饭食,兹语古所传。
注释与赏析:
- “山下多荒土”:描绘了山下荒芜的景象。
- “开垦已三年”:表示这片荒地已经被开垦了三年时间。
- “种麦多不收”:指种植小麦往往收成不好。
- “种稻乃得全”:只有种植水稻才能有稳定的收成。
- “种豆复种粟”:这里提到多种作物,包括豆类(可能是指大豆)和粟米等谷物。
- “种麻兼种棉”:除了种植麻类,还种植棉花。
- “以此为生活”:将这种农业方式作为生计来源。
- “终岁钁头边”:整年都在田地里辛勤劳动。
- “耕田博饭食”:通过耕作来获取食物,这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 “兹语古所传”: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古老的说法或传统。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农耕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农民劳作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朴素而真实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