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几千载,治乱非一途。
或时草木欣,日月光庭除。
或时鬼神哭,阴雾惨不舒。
古笑我亦笑,古吁我亦吁。
哀乐岂有常,掩卷乃寂如。
始知得与失,古今只须臾。
我心本洞然,天地还清虚。
【注释】
借书四首: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草木、鬼神、古今人的反应来表达自己对世事变迁的看法。上下几千载,指历史长河,治乱非一途,指世事变迁无常。或时草木欣,日月光庭除:有时花草树木欣欣向荣,阳光普照庭院。或时鬼神哭,阴雾惨不舒:有时鬼神哭泣,阴云密布令人愁苦。古笑我亦笑,古吁我亦吁:古人与我同喜同悲。哀乐岂有常,掩卷乃寂如:悲哀和欢乐没有一定之规,我掩卷而思,便感到心旷神怡。始知得与失,古今只须臾:这才懂得得到和失去,都是一瞬间的事。我心本洞然,天地还清虚:我本来心胸坦荡,天地依然清朗宁静。
【赏析】
《借书四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绝句组诗。此诗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草木的生死荣枯比喻世事的更迭变化。借草木生长与凋零来比喻世间的得失荣辱,借草木的生死荣枯来比喻世事的更迭变化。
“上下几千载,治乱非一途。”这句话表达了历史的长河中,社会的治乱变化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历史上的朝代更迭,社会制度的变革,都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或时草木欣,日月光庭除。”这句话描绘了自然界中的万物生灵,无论是草木还是动物都在享受着阳光,生活得自在快乐。这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的赞美。
“或时鬼神哭,阴雾惨不舒。”这句话则表现了自然世界中的鬼怪和神灵在遭遇不幸时所表现出的悲伤和痛苦。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于命运的无奈。
“古笑我亦笑,古吁我亦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的态度,他既欣赏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也理解他们的困惑和痛苦。这种对于古人的理解和尊重,反映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对于历史的深刻理解。
“哀乐岂有常,掩卷乃寂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类情感的理解,哀乐并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当他看到这些变化时,他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安宁和满足。
“始知得与失,古今只须臾。”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他知道得和失都是短暂的,而重要的是要珍惜当下,活在当下。
“我心本洞然,天地还清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认知,他的心胸坦荡,他的人生态度是平和和宁静的。他明白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得失,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世界和人类情感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和世界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他既欣赏生活中的美丽和和谐,也理解生命中的苦难和挑战。他的诗歌充满了哲理和启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