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飘紫塞,羽檄动高秋。
幕府传新令,胡儿饮上流。
严城环虎帐,永夜察旄头。
何日枭残虏,降旗满戍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次韵闻西北边警》。下面是对每句诗句的逐字释义:

朔风飘紫塞 - 朔风:北方的寒风,这里指北方边境的风。紫塞:紫色的边疆,这里泛指边塞。
羽檄动高秋 - 羽檄:古代用来传递紧急军情的文书,常以羽毛为标志。高秋:秋季的天气。
幕府传新令 - 幕府:古代军队指挥部,此处比喻将军或统帅。新令:新的命令或指示。
胡儿饮上流 - 胡儿:指胡人或北方少数民族的人。饮上流:在上游或高处饮酒。这里比喻在边境地区饮酒庆祝。
严城环虎帐 - 严城:坚固的城池,这里指边境的防守工事。虎帐:古代将军的帐篷,象征军事指挥部。
永夜察旄头 - 永夜:漫长的夜晚。旄头:古代星宿名,古人认为它是北方的象征。这里比喻深夜观察星空。
何日枭残虏 - 枭:同“鸮”,即猫头鹰,这里借指猛禽。残虏:被打败的敌人残余势力。
降旗满戍楼 - 降旗:投降的标志。戍楼:驻守边防的城堡。这里形容敌人投降后的景象。

下面是对整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场战事中的紧张气氛和士兵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描绘边境的寒冷、战火与和平的对比、以及对敌人的期待和希望,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战争的残酷。

第一句“朔风飘紫塞”描绘了边塞地区在北风中的景象,用紫色象征边塞,增添了一丝神秘和荒凉的色彩。第二句“羽檄动高秋”则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紧张氛围,用羽檄传达消息,表明战事紧迫。第三句“幕府传新令”反映了前线将领接到新的命令,准备迎接战斗。第四句“胡儿饮上流”展示了士兵们在边境饮酒的场景,可能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五句“严城环虎帐”描述了坚固的城墙和帐篷,象征着军事防御的力量。第六句“永夜察旄头”表现了士兵们在深夜观察星辰,寻找胜利的机会。最后一句“何日枭残虏”表达了对未来战争胜利的期待和愿望,希望通过战斗早日结束战事。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战争生活和士兵们心态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紧张而充满期待的战争画卷,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后果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