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掩阳关路,空劳歌渭城。
未论霜鬓改,偏喜布裘轻。
海近日常早,心闲梦不惊。
山中何所有,葵藿向阳倾。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尘掩阳关路,空劳歌渭城。
- 尘掩:尘土掩盖,形容道路被尘埃覆盖,显得黯淡无光。
- 阳关路:古关名,位于今中国甘肃省敦煌市西南,是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
- 空劳:白白地劳累,表达了徒劳无功的意思。
- 歌渭城:渭城,又作“渭滨”,指秦时咸阳附近,这里泛指离别之地。
未论霜鬓改,偏喜布裘轻。
- 未论:不考虑,不加以评论。
- 霜鬓改:比喻人的鬓发已白,这里用来形容岁月流逝。
- 布裘轻:穿着粗布制成的衣物,这里用以象征简朴的生活。
海近日常早,心闲梦不惊。
- 海近:海边近,暗示诗人所处的环境或心境与大海相近。
- 日常早:经常早,表示生活有规律,心情愉悦。
- 心闲:心情悠闲,不受外界干扰。
- 梦不惊:睡觉时不受梦境干扰,感到安心和平静。
山中何所有,葵藿向阳倾。
- 山中:指的是诗人隐居的地方,可能是山林或乡村。
- 何所有:什么都没有,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态度。
- 葵藿向阳倾:葵和藿都是植物名,向日葵和藿蒿,这里用来形容植物向阳光倾斜的生长方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致远、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怀。诗中的”尘掩阳关路,空劳歌渭城”和”未论霜鬓改,偏喜布裘轻”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而”海近日常早,心閒梦不惊”和”山中何所有,葵藿向阳倾”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享受简单生活的愿望。整首诗既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一种逃避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