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山下酌贪泉,水陆长驱不计年。
臧否有评惭月旦,浮沉何处问桑田。
云随马足迎朝雨,风渡钟声送客船。
便欲挂冠还海上,可谁能贷杖头钱。
【诗句释义】
- 石门山下酌贪泉,水陆长驱不计年。
- 石门山:指广东省肇庆市的名胜古迹,山上有著名的“石门寺”。
- 酌贪泉水:传说中饮此泉水可以洗尽人的贪婪之心。
- 水陆长驱:形容行动迅速,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 计年:这里指不计较时间的长短,意即不在乎时间流逝。
- 臧否有评惭月旦,浮沉何处问桑田。
- 臧否:古代评价人物得失优劣的一种说法,多用于评论人的行为或成就。
- 月旦:《后汉书·郭解传》中提到的“月旦评”,原指民间舆论对人物的评价。
- 浮沉:比喻人生或世事的兴衰变迁。
- 桑田:古代传说中大海变成桑林的地方,后来用来形容世事的变化无常。
- 云随马足迎朝雨,风渡钟声送客船。
- 云随:描述云彩仿佛随着马匹的移动而移动,形容云的形态和位置随着自然现象的变化而变化。
- 朝雨:早晨的雨水,常用来象征吉祥或清新之意。
- 风渡:风吹过渡口的声音,这里借以形容船只在水上行驶的声音。
- 钟声:寺庙中的大钟,常在特定时刻敲响,这里可能用来象征某种仪式或节日。
- 便欲挂冠还海上,可谁能贷杖头钱。
- 挂冠:古代文人辞去官职时的雅称,表示不再担任官职。
- 海上:这里可能指隐居之地,如海上仙山。
- 杖头钱:古代行旅之人随身携带的钱袋,这里指旅途中携带的金钱。
- 贷:借用的意思。
- 杖头钱:这里可能指旅行中的费用或是旅途中的经济支持,暗示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的束缚,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