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看一片云,暮作千山雪。
天上明月光,何须论圆缺。
时事日纷纷,谁巧复谁拙。
利害不同心,对面皆胡越。
【注释】《感遇》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此诗以议论起,议论结,中间用比兴手法,写诗人的忧愤与不平。
首联“朝看一片云”,写日出时看到云彩变幻无穷,犹如山中雪景;
颔联“暮作千山雪”,写傍晚看见雪光四射,山峦似雪,景色壮美。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观描绘得绚丽多彩,富有诗意;
颈联“天上明月光”,写月圆如盘,皎洁无瑕;
尾联“时事日纷纷”,指天下大事纷纭复杂;“谁巧复谁拙”,指谁聪明谁愚蠢难以分辨;“利害不同心”,指人们因利害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对面皆胡越”,指双方虽然面对着面,但因利害不同,彼此却如同隔阂遥远的胡人和越人一般,难以理解对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之情。
赏析:这首诗以议论起,议论结,中间用比兴手法,写诗人的忧愤与不平。
首联写诗人观云见雪,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深刻感受;
颔联写诗人面对美景赞叹不已,同时感叹世事纷争、人心不古。
颈联写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思考着世间的纷扰和人们的愚昧行为,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忧虑。
尾联通过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人心的感慨和批判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展示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