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月不一雨,一雨便连月。
浲水没田庐,郊原尽鱼鳖。
干戈苦相寻,徵求贫彻骨。
万口日嗷嗷,鲋鱼藏涸辙。
西江千里遥,斗水安能活。
吁嗟行路人,相盻如胡越。
时事转多艰,念之中肠热。
天高视听卑,耳目何辽绝。
谁为万言书,绘图上天阙。
世运苟太平,甘啮山中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所作的《水调歌头·连月不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关键词的注释和赏析。
译文:
连绵不断的雨水,使得端州地区洪水暴涨,官府的供应已经无法满足民众的需要,百姓们生活困苦。
连续几个月没有下雨,一下雨就停不了。
泍水淹没了田野和房屋,郊野的原野都变成了鱼鳖之地。
战争不断相寻,征讨不断,贫穷到了骨髓。
成千上万的人在叫唤,鱼儿藏匿在干涸的车辙里。
西江千里之遥,斗水怎么能够养活人们呢?
叹息行人,彼此看着就像胡人和越人一样难以相见。
世事艰难,我心中热火难消。
虽然高处的视听远去,耳朵也失去了声音。
谁能为万民写一封长信,将信件图绘上报天帝呢?
如果天下太平,我愿意像山里的雪一样甘愿被啃食。
解析:
- “连月不一雨,一雨便连月”:这句诗描绘了连月不断的雨势,一下雨就是数月之久。表达了作者对连月不断降雨带来的困扰和无奈。
- “浲水没田庐,郊原尽鱼鳖”:浲水淹没了农田和房舍,郊野的原野都变成了鱼鳖之地。这反映了连年不断降雨导致的土地和生态环境破坏,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 “干戈苦相寻,徵求贫彻骨”:战争和征讨不断,贫困到骨髓。这句话揭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人民的生活在战争中变得岌岌可危。
- “万口日嗷嗷,鲋鱼藏涸辙”:成千上万的人在叫唤,鱼儿藏在干涸的车辙里。这里的“万口日嗷嗷”形象地描绘了人民因连月不雨而陷入困境、生活困苦的状况。而“鱼儿藏涸辙”则暗示着连年不断的洪水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 “西江千里遥,斗水安能活”:西江千里之遥,斗水怎么能够养活人们呢?这句诗反映了西江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连普通的斗水都不能满足人们的生计需求。
- “吁嗟行路人,相盻如胡越”:叹息行人,彼此看着就像胡人和越人一样难以相见。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连月不雨造成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的艰辛感到深深的忧虑和同情。
- “时事转多艰,念之中肠热”:世事艰难,我心中热火难消。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遭遇的深深忧虑和担忧。
- “谁为万言书,绘图上天阙”:谁能为万民写一封长信,将信件图绘上报天帝呢?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解决连月不雨问题的迫切希望和决心。
- “世运苟太平,甘啮山中雪”:如果天下太平,我愿意像山里的雪一样甘愿被啃食。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连月不雨造成的灾难和困苦的深深忧虑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连月不雨带来的各种问题(如洪水、战争、贫困等),表达了诗人对连月不雨造成的危害的深切关切和担忧。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连月不雨带来的种种影响。同时,诗人还表达了自己对于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希望,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