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能几时,踪迹何参商。
昔为双鸿鹄,比翼共翱翔。
今为水上凫,分飞隔河梁。
天高白云远,音书何茫茫。
曾闻招隐地,丛桂扬孤芳。
蔼蔼朱陈村,上有百花庄。
谈天扫日月,吸海挥壶觞。
高名动酒帝,封侯入醉乡。
一杯罗浮春,何时对君尝。
莲社追昔游,清风比柴桑。
惭予专一壑,力短心徒长。
为园理松菊,三径未全荒。
车马不到门,荆棘生路旁。
古人金石交,万里宁相忘。
丈夫志四海,何必共一堂。
愿言谐心期,岂逐岁月忙。
雄峙千载前,岿然鲁灵光。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故人罢尚书郎索居海上遥有此寄 - 老朋友已经辞去尚书郎的职位,现在居住在海上。
    注释: “尚书郎”指的是古代的高级官员秘书,这里表示朋友已离开官场。”罢”意味着结束或放弃。“故”表示老朋友。”索居”指居住、定居,”海上”指远离尘嚣的海边。“遥有此寄”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问候。

  2. 人生能几时,踪迹何参商 - 人生有多少时间?我们的踪迹像参星和商星那样遥远。
    注释: “参星”和”商星”是二十八宿中的两颗星,分别代表南天和北天。”参商”在这里比喻距离遥远。

  3. 昔为双鸿鹄,比翼共翱翔 - 过去我们就像两只大雁,飞翔在天空中。
    注释: “鸿鹄”指的是天鹅,常用来比喻高尚的人或事物。”比翼”指两只鸟儿并排飞翔,比喻伴侣或夫妻。

  4. 今为水上凫,分飞隔河梁 - 现在我们变成了水鸟,被河水分开,只能各自飞向远方。
    注释: “凫”是野鸭的意思,这里用来描述鸟类。”河梁”是指河流上的桥梁。

  5. 天高白云远,音书何茫茫 - 天空很高,白云飘得很远,我的书信却难以传达。
    注释: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天高”和”云远”都形容距离之远。

  6. 曾闻招隐地,丛桂扬孤芳 - 我曾在听说过隐居之地,那里有茂盛的桂花独自绽放。
    注释: “招隐”是一种隐居的生活状态,”丛桂”是许多桂花聚集在一起的景象。”扬孤芳”指的是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7. 蔼蔼朱陈村,上有百花庄 - 村庄周围是一片郁郁葱葱,花香四溢的景色。
    注释: “蔼蔼”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朱陈村”可能是一个地名或用来形容色彩鲜艳的村庄。”百花庄”是一个充满花的场所。

  8. 谈天扫日月,吸海挥壶觞 - 我们可以谈论天地,扫尽日月星辰,还能汲取大海的精华,挥动酒壶饮酒。
    注释: “谈天”和”扫日月”都表现出超脱俗世的态度。”壶觞”是一种古代的酒器,这里用来比喻喝酒。

  9. 高名动酒帝,封侯入醉乡 - 因为名声显赫,连酒仙也为之动心,甚至被封侯进入了一个沉醉的天堂。
    注释: “酒帝”指的是酒仙,传说中能够饮酒达到极点的神仙。

  10. 一杯罗浮春,何时对君尝 - 一杯罗浮春酒,不知道何时与你共享。
    注释: “罗浮”可能是指一个地方或者一种美酒,”春酒”通常指的是春天酿造的美酒。

  11. 莲社追昔游,清风比柴桑 - 回忆起过去的聚会,那时我们一同在莲花盛开的地方畅饮,如今只能在清风中思念。
    注释: “莲社”是佛教用语,意为以莲为座的聚会,象征着清静和纯洁。”柴桑”是陶渊明的故乡,这里用来象征过去美好的时光。

  12. 惭予专一壑,力短心徒长 - 我惭愧于只占据了一个小小的角落,但我的心意却无法满足。
    注释: “一壑”是形容地方狭小或境界狭窄。

  13. 为园理松菊,三径未全荒 - 我努力打理着园中的松树和菊花,但三径(小路)仍未完全被清理干净。
    注释: “理”是整理、管理的意思。”松菊”是松树和菊花,这里可能用来象征自然或简朴的生活方式。

  14. 车马不到门,荆棘生路旁 - 车马不能到达我家门口,荆棘从路旁生长。
    注释: “门”和”荆棘”都是指门前的情况,”荆棘生路旁”形象地描述了环境的恶劣。

  15. 古人金石交,万里宁相忘 - 古代的人们通过金和石这样的物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即使相隔万里也能忘却彼此。
    注释: “金石交”可能是指坚固不移的友情或承诺。

  16. 丈夫志四海,何必共一堂 - 我们这些男子汉应该有着广阔的志向,何必非要聚在一起呢?
    注释: “四海”指的是天下、广阔无边的意思,”共一堂”可能是指聚在一起的意思。

  17. 愿言谐心期,岂逐岁月忙 - 希望我们的心灵能够和谐一致,何必去追随那些世俗的繁忙?
    注释: “谐心期”是指心灵相通的愿望,”岁月忙”则指时间的流逝和忙碌的生活。

  18. 雄峙千载前,岿然鲁灵光 - 雄伟地屹立在千年以前,如同鲁国的灵光一样耀眼而坚定。
    注释: “鲁灵光”是对鲁国的一种赞美,表示其文化或精神的光辉。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位远离故土的游子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许多自然景观和文化典故,如“双鸿鹄”、“丛桂”,以及历史人物如“酒帝”和“柴桑”,这些都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同时,诗中流露出的对自由、独立生活的向往和对深厚友谊的珍视,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追求和深厚的人文情怀。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