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春万卉苍烟稠,鸣鸟伐木声相求。
粤山徙倚何公囿,振衣一上澄心楼。
洞门断隔市尘迹,澄心楼高几千尺。
本无竹肉奏新声,止有图书环四壁。
香烟忽起炉中蛇,话到羲皇日未斜。
素琴欲和高深调,猗兰太息知音遐。
凭栏且纵元龙目,白云控抱珠江曲。
灵洲西引樵云巅,天华东峙罗浮麓。
城头栋宇晕如飞,朝汉台荒霸业隳。
风幡法性今何在,穗石真仙迹亦微。
乾坤尚属浮沤沫,今古虚名能不没。
纵然苍狗浮云遮,万里虚空原自阔。
澄心常澄冥心期,万有何存众妄非。
胸中至乐是谁知,胸中至乐是谁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澄心楼春眺》。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和赏析。

  1. 诗句:芳春万卉苍烟稠,鸣鸟伐木声相求。
  • 注释:春天万物繁盛,草木苍翠,鸟儿鸣叫,伐木声声。
  • 赏析: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1. 诗句:粤山徙倚何公囿,振衣一上澄心楼。
  • 注释:粤(广东)山在远处,我登上澄心楼俯瞰。
  • 赏析: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以及他渴望接近自然、体验大自然之美的心情。
  1. 诗句:洞门断隔市尘迹,澄心楼高几千尺。
  • 注释:洞口隔断了城市的喧嚣,澄心楼高耸入云。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纷扰、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
  1. 诗句:本无竹肉奏新声,止有图书环四壁。
  • 注释:这里没有音乐的声音,只有书籍环绕四周。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文化的重视。
  1. 诗句:香烟忽起炉中蛇,话到羲皇日未斜。
  • 注释:香烟忽然升起,仿佛是炉中有一条蛇在舞动;谈论到羲皇帝时,太阳还未落下。
  • 赏析:以神话传说为背景,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1. 诗句:素琴欲和高深调,猗兰太息知音遐。
  • 注释:准备弹奏一曲高深的曲子,却感叹知音难觅。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寻的无奈和感慨。
  1. 诗句:凭栏且纵元龙目,白云控抱珠江曲。
  • 注释:站在栏杆上放眼远望,白云缠绕着珠江的曲线。
  • 赏析: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1. 诗句:灵洲西引樵云巅,天华东峙罗浮麓。
  • 注释:灵州(地名)西边有山峰引向云霄之上;天台山(地名)东部耸立在罗浮山下。
  • 赏析:描述了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自然景观。
  1. 诗句:城头栋宇晕如飞,朝汉台荒霸业隳。
  • 注释:城墙上的楼宇如同飞翔的彩云;早晨的汉代宫殿已经荒芜,昔日的霸业不复存在。
  • 赏析: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历史的感叹和对现实衰亡的惋惜。
  1. 诗句:风幡法性今何在,穗石真仙迹亦微。
  • 注释:现在哪里还有风幡法性的踪影?穗石(地名)的真仙迹也变得模糊不清。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宗教和仙境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虚幻界限的思考。
  1. 诗句:乾坤尚属浮沤沫,今古虚名能不没。
  • 注释:整个天地还被浮云所笼罩,古今虚名难道不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吗?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类历史的哲学思考。
  1. 诗句:纵然苍狗浮云遮,万里虚空原自阔。
  • 注释:即使有苍鹰遮蔽天空,也有万里的空旷存在。
  • 赏析: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豁达胸襟的精神风貌。
  1. 诗句:澄心常澄冥心期,万有何存众妄非。
  • 注释:经常保持澄明的心灵,去除妄想杂念。
  • 赏析: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清净的重要性。
  1. 诗句:胸中至乐是谁知,胸中至乐是谁知。
  • 注释:心中最快乐的是什么?心中最快乐的事情又是谁能理解的呢?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渴望以及对他人无法理解的内心快乐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