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忧劳思治,益明习机务,眷念民瘼。欲尽革诸烦苛弊蠹,召刘文靖公,屏左右,人罕得闻,大惧,窃从隙中观,但闻上数数称善。上仁慈敬慎,尤欲守成法,公等亦见太子未壮,上体清癯,恐一旦祸起不可测,务却谋远顾,省机密发,天下隐受其福。至上语及宫中事,毅然欲创抑尽刷洗近侍权,复高皇帝旧,亦未敢轻动也。(裒谈)

光禄寺之设,供奉内府御膳,备办使臣外夷宴享而已。近成化、弘治以来,添有坐家长随七八十员,又传添汤饭内臣百五十余员。天下常贡已不足用,内责京师铺户买办,官中不给,负累市井赊借。至是,大夏因应天、凤阳、淮扬、苏松等处民饥盗起,因以前事执奏曰:‘光禄日办桌面,不胜查算,日杀牲无虑数百,既非节财之道,亏爱物之仁。’疏入,上为之恻然,即下令裁减,官民乃苏。后光禄卿艾璞曰:‘刘东山此奏,岁省光禄银钱八十余万,古称“仁人之言,其利溥哉。”此之谓也。’

诗句

  1. 孝宗忧劳思治,益明习机务,眷念民瘼。
  2. 欲尽革诸烦苛弊蠹,召刘文靖公,屏左右,人罕得闻,大惧,窃从隙中观,但闻上数数称善。
  3. 上仁慈敬慎,尤欲守成法,公等亦见太子未壮,上体清臞,恐一旦祸起不可测,务却谋远顾,省机密发,天下隐受其福。
  4. 至上语及宫中事,毅然欲创抑尽刷洗近侍权,复高皇帝旧,亦未敢轻动也。
  5. 光禄寺之设,供奉内府御膳,备办使臣外夷宴享而已。
  6. 至是,大夏因应天、凤阳、淮扬、苏松等处民饥盗起,因以前事执奏曰:‘光禄日办桌面,不胜查算,日杀牲无虑数百,既非节财之道,亏爱物之仁。’
  7. 疏入,上为之恻然,即下令裁减,官民乃苏。
  8. 后光禄卿艾璞曰:‘刘东山此奏,岁省光禄银钱八十余万,古称“仁人之言,其利溥哉。”此之谓也。’

译文

  1. 孝宗忧虑国家治理,更加勤奋于政务,关心百姓疾苦。他想要彻底改革那些繁琐冗杂的弊端和弊病,于是召见刘文靖公,屏退左右之人,使得大臣们很少能听到他的言论。大臣们因此非常担忧,偷偷地从缝隙中观看,只听到皇上连连称赞。皇上为人仁慈谨慎,特别希望遵守祖宗的制度,大臣们也知道太子尚未长大,皇上身体虚弱,担心一旦有什么灾祸发生就难以预料了。所以他们都考虑得很长远,减少秘密事务的处理和机密文件的发布,从而让天下人都得到了好处。当皇上说起宫中的事情时,刘文靖坚定地向皇帝提议应该彻底清除和清洗接近权力的宦官集团,恢复高皇帝时的旧有制度,但皇上也不敢轻易采取行动。

  2. 光禄寺的职责是供奉内府的御膳,为使臣和外族人举办宴会而已。从成化、弘治以来,光禄寺增加了许多坐家长随人员,又有传增汤饭内臣多达一百五十余员。全国经常进贡的物品已经不够用了,由朝廷在京师购买物资供用,官府自己不提供资金,反而拖累了市场,不得不向商人借款。到这时,由于大夏地区应天、凤阳、淮扬、苏松等地百姓饥荒盗贼四起,刘文靖上奏道:“光禄寺每天准备的餐桌用品,数量之多令人难以计算,每日宰杀的生牲无数,这既不是节约财物的办法,也有亏失爱护物品的仁德之心。”奏章递交上去后,皇上听了感到很是难过,立即下令削减开支,官员百姓才都松了一口气。后来光禄卿艾璞说:“刘东山这一奏疏,每年节省光禄寺的银钱达八十多万两。古人曾说过‘仁人的话,他的益处广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啊。”

注释

  1. 玉堂丛话·调护: 这是一本记录古代政治经验和教训的书籍。
  2. 孝宗: 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孝宗”。
  3. 刘文靖公: 刘文静(1488-1566),明朝初年政治家、军事家。
  4. 光禄寺: 古代负责管理皇家膳食供应的机构。
  5. 应天: 指明代南京地区。
  6. 凤阳: 指明代安徽凤阳。
  7. 淮扬: 指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
  8. 苏松: 指今江苏省苏州市和松江一带。
  9. 民饥盗起: 指当地人民遭受饥饿和盗贼侵扰。
  10. 仁人: 指有仁义的人。
  11. 节财之道: 指节俭节约财富的道理。
  12. 复高皇帝旧: 恢复高皇帝时期的做法。
  13. 恻然: 形容心中感到难过的样子。
  14. 艾璞: 艾璞(1450-1515),字璞石,号南皋,浙江鄞县人,明代官员。
  15. 刘东山: 刘东山的官职或姓名不详。
  16. 岁省光禄银钱: 每年节省下来的光禄寺的银钱。
  17. 古称“仁人之言”: “仁”指的是仁德,“人之言”指的是人们说的话。
  18. 其利溥哉: 利益普及广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