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对:‘臣言将官无权,非谓令将官执权也。今各镇将官,职务动有掣肘,如把总等官,兵部题奉钦依,许各将自行推用,而今则仍听于兵备。既已择将,凡选练便宜,即宜付之,而今则以书生之谈,尽成圈套,强之必行,兵马策应,急于星火,而关支钱粮不时,常至饥馁。且总兵于地方为行事之官,而府、州、县官至与抗礼,参、游为领敕之官,而巡抚至加鞭笞。其他跪拜称呼,咸卑屈太甚。今之将材,诚莫逃于圣鉴,无多出类,然使不大辱挫,以作其气,当不至萎薾若此,尚可责于用力也。夫人心公则一,私则万殊,自文武不肯协力之私意一生,渐至于总督、巡抚、兵备亦内相矛盾。边事如此,何能整理?仰惟圣谕“不辱不挫,公同为国”八字,固已尽处之之法。乞天语叮咛,令各官一意遵行,而惩其不率者,则边疆之幸也。’[一]
诗句:
阶对:‘臣言将官无权,非谓令将官执权也。今各镇将官,职务动有掣肘,如把总等官,兵部题奉钦依,许各将自行推用,而今则仍听于兵备。既已择将,凡选练便宜,即宜付之,而今则以书生之谈,尽成圈套,强之必行,兵马策应,急于星火,而关支钱粮不时,常至饥馁。且总兵于地方为行事之官,而府、州、县官至与抗礼,参、游为领敕之官,而巡抚至加鞭笞。其他跪拜称呼,咸卑屈太甚。今之将材,诚莫逃于圣鉴,无多出类,然使不大辱挫,以作其气,当不至萎薾若此,尚可责于用力也。夫人心公则一,私则万殊,自文武不肯协力之私意一生,渐至于总督、巡抚、兵备亦内相矛盾。边事如此,何能整理?仰惟圣谕“不辱不挫,公同为国”八字,固已尽处之之法。乞天语叮咛,令各官一意遵行,而惩其不率者,则边疆之幸也。’
译文:
臣在上奏中指出,将领们没有实权,这并不是指让他们去掌权,而是说现在的各镇将领在执行职务时经常受到限制和掣肘。比如说,把总等低级军官,他们虽然被兵部批准可以自行选拔使用,但是实际上仍然要听从兵备的指挥。既然已经挑选好了将领,那么对于他们的选择和训练就应当交给他们来决定,但现在却总是用书生的理论来限制他们,强行要求他们必须按照某种方式去做,兵马调动必须迅速准确。但是财政支出却经常不能按时到位,这常常导致军队缺乏粮食和饮水。而且,总兵作为地方的最高长官,本应该与府、州、县的长官平等相待,但是参、游等官员却被赋予特殊的权力,而巡抚甚至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斥责。其他的官员,无论是跪拜还是称呼,都表现得过于谦恭。现在的将领人才确实很难找到,但如果不去遭受挫折和委屈,就无法磨炼他们的锐气。如果能够保持公正无私的心态,那么国家就会安定。因此,我们请求皇帝陛下指示,让各位官员都能够全心全意地服从命令,并严惩那些不遵守命令的官员,这样边疆才会平安无事。
赏析:
这首诗是一篇奏疏,作者通过陈述现实中的种种问题,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看法和期待。他批评了目前的一些官员和制度上的弊端,强调了公正无私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边疆安宁的深切期望。整篇文章言辞恳切,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