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直

李时勉言事忤旨系狱,学士杨荣荐复职。洪熙改元,复以言触讳忌,仁庙大怒,命武士以金瓜扑十数下,胁断,曳出,大学士杨士奇灌以烧酒,得不死,乃下锦衣卫狱。先是,折胁内向,不相着。及用梃杻,断骨忽自接,人皆异之。

内阁大学士李公贤遭丧去官,朝廷起复之,台谏皆不敢论列。罗伦诣其私第,告以不可者三。复俟数日,上疏历陈古今起复之非是,且谓如其不然,必准富弼故事终丧,刘珙故事言事。反复数千言,一本于天理人心之不容已者。疏奏落职,提举泉州市舶司,然士论益荣之,而缄默之风,为之一变。终先生之世,台省不复有起复者矣。

成化丁亥,上以元宵张灯,命阁臣分题,令侍从诸臣赋诗。时编修章懋、庄曰永,检讨黄仲昭,上培养圣德疏,言过直,上怒,杖之阙下,皆摘补外,时称三君子。先是,修撰罗伦论执政起复被谪,直声震朝野,而章等继之,号翰林四谏。

玉堂丛话·调护
明代翰林院学士李时勉与杨荣政治博弈

  1. 人物概述
  • 李时勉:明朝翰林学士,因直言进谏被囚禁,后获救并重新任职
  • 杨荣:大学士,推荐李时勉复职
  1. 事件背景
  • 李时勉因言触忌讳入狱
  • 杨荣推荐复职成功
  1. 关键人物关系
  • 杨荣与李时勉师徒情谊
  • 杨荣推荐李时勉复职过程
  1. 事件经过
  • 李时勉直言进谏被囚禁
  • 杨荣推荐李时勉复职成功
  • 李时勉复职后对国家忠诚贡献
  1. 事件影响及反响
  • 朝廷对李时勉复职反应
  • 社会对李时勉的评价变化
  1. 总结与启示
  • 李时勉经历体现明代官场复杂性
  • 政治博弈中忠诚与牺牲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