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吉士智,四川合州人。秀伟聪悟,弱冠领解首,丁未连第,入翰林。其年十月丙子五鼓,有大星飞流,起西北,亘东南,光芒烛地,蜿蜒如龙。朝宁之间,人马辟易,盖阳不能制阴之象也。适诏‘天下大小衙门政务,如有利所当兴,弊所当革者,所在官员人等,指实条具以闻’。汝愚疏言:‘正天下之衙门,当自内阁始,以利弊言之,莫利于君子,莫弊于小人。少师万安,恃权怙宠,殊无厌足;少师刘吉,附下罔上,漫无可否;太子少保尹直,挟诈怀奸,恬无廉耻。皆小人也。南京兵部尚书致仕王恕,素志忠贞,可任大事;兵部尚书致仕王竑,秉节刚劲,可寝大奸;巡抚直隶右都御史彭韶,学识醇正,可决大疑。皆君子也。然君子所以不进,小人所以不退,岂无自哉,宦官阴主之也。’累累千余言,不报。未几,谪石城所吏目。在所有诗云:‘人到白头终是尽,事垂青史竟谁真。梦中不识身犹系,又逐东风入紫宸。’忠爱之心,溢于言表。
这首诗是明代邹吉士(字汝愚)的《玉堂丛话·调护》,是一篇关于政治改革的文章。以下是诗句、译文、注释和赏析:
诗句:
- 人到白头终是尽,事垂青史竟谁真?
- 梦中不识身犹系,又逐东风入紫宸。
译文:
- 到了晚年的人最终都会死去,但那些事情是否真实,历史会给出答案。
- 在梦中我不认识自己仍在束缚中,又被春风带到了皇宫。
注释:
- “人到白头”:指年老的人。
- “终是尽”:最终都结束了。
- “事垂青史”:事情会被记载在史书中。
- “梦中不识身犹系”:梦中我不认识我自己还在受束缚。
- “又逐东风入紫宸”:又被春风带着回到了皇宫。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面的不满,表达了对正直人士的同情和支持,以及对宦官当道的担忧。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自己的梦境,作者展现了对正义的追求和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忧虑,希望通过改革来恢复清明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展现了作者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