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都鱼跃鸢飞。

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晴空朗月,何天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竹,何物不可饮啄,而鸱鸮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鸮者,几何人哉!

权贵龙骧,英雄虎战,以冷眼视之,如蝇聚膻、如蚁兢血;是非蜂起,得失猬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情如何发付?在世出世,徇俗是苦,绝俗亦是苦,听吾侪善自修持。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号饔飧,位分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注释】

  1. 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都鱼跃鸢飞。
  • “心地”:指内心的世界,即人的内心世界。
  • “风涛”:比喻外界的纷扰和困扰。
  • “青山绿树”:形容自然界的美好景象。
  • “性天”:指人的天性或本性。
  • “化育”:指教化与养育。
  • “鱼跃鸢飞”:指动物自由自在、活泼生动的样子。
  1. 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
  • “狐眠”、”兔走”:都是古代传说中狐狸和兔子的住所。
  • “败砌”、”荒台”:都是废弃的场所。
  • “当年”、”旧时”:过去的时间。
  • “歌舞之地”、”争战之场”:分别指曾经繁华的地方和曾经战争频繁的场所。
  • “盛衰”、”强弱”:指国家的兴衰和力量的大小。
  • “心灰”:形容心情沮丧、失意。
  1.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宠辱不惊”:面对荣辱得失都不感到惊讶。
  • “闲看”:悠闲地看着。
  • “庭前”:庭院前面。
  • “花开花落”:花儿开放后凋谢。比喻世事变迁无常。
  • “去留”:离去和留下。
  • “漫随”:随意、无目的地跟随。
  • “天外”:天空之外,指更广阔的空间或时间。
  1. 晴空朗月,何天不可翱翔,而飞蛾独投夜烛;清泉绿竹,何物不可饮啄,而鸱鸮偏嗜腐鼠。噫!世之不为飞蛾鸱鸮者,几何人哉!
  • “晴空朗月”:晴朗的天空和明亮的月光。
  • “翱翔”:在空中飞翔。
  • “飞蛾”:一种昆虫,以其扑火的习性著称。
  • “夜烛”:夜晚的蜡烛。
  • “鸱鸮”:一种夜鸟,因其喜欢啄食腐肉而得名。
  • “偏嗜”:特别喜欢。
  • “嗟!”:感叹词,表示感慨或反问。
  • “几何人哉”:多少人能做到这样的境界呢?表示对这种境界的赞美和对大多数人的讽刺。
  1. 权贵龙骧,英雄虎战,以冷眼视之,如蝇聚膻、如蚁兢血;是非蜂起,得失猬兴,以冷情当之,如冶化金,如汤消雪。
  • “龙骧”:形容威武的气势。
  • “虎战”:像猛虎一样勇猛的战斗。
  • “冷眼”:冷静、超然的态度。
  • “蝇聚膻”、”蚁兢血”:比喻小人聚集在一起,像蝇虫聚集到有臭味的地方一样;蚂蚁争夺一点食物而死。
  • “是非蜂起”、”得失猬兴”:比喻是非纷争和名利争夺不断发生。
  • “冶化金”、”汤消雪”:比喻用冷水可以融化黄金,用热汤可以溶解雪。
  1. 真空不空,执相非真,破相亦非真。问世情如何发付?在世出世,徇俗是苦,绝俗亦是苦,听吾侪善自修持。
  • “真空”:佛教用语,指一切法无自性的状态,是一种超越世俗的认识。
  • “执相”:执着于事物的表面现象。
  • “破相”:打破对事物的固定认识,理解其本质。
  • “问世情如何发付?在世出世”:询问世间的情如何安排?活在世上还是出家修行?
  • “徇俗”:顺应世俗。
  • “绝俗”:远离世俗。
  • “善自修持”:要自己修炼、修养。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看法。诗中的“心地上无风涛”寓意着内心世界的宁静和平静,而“去留无意”则是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超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事的洞察。诗中的“真空不空”、“破相亦非真”等句子,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观念,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