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心者修行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

道是一件公众的物事,当随人而接引;学是一个寻常的家饭,当随事而警惕。

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克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

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藉勤以济其贪;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惜哉!

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士君子处权门要路,操履要严明,心气要和易。毋少随而近腥膻之党,亦毋过激而犯蜂虿之毒。

遇欺诈的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的人,以和气熏蒸之;遇倾邪私曲的人,以名义气节激励之。天下无不入我陶镕中矣。

诗句:

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心者修行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
道是一件公众的物事,当随人而接引;学是一个寻常的家饭,当随事而警惕。
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克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
勤者敏于德义,而世人藉勤以济其贪;俭者淡于货利,而世人假俭以饰其吝。君子持身之符,反为小人营私之具矣,惜哉!
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士君子处权门要路,操履要严明,心气要和易。毋少随而近腥膻之党,亦毋过激而犯蜂虿之毒。
遇欺诈的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的人,以和气熏蒸之;遇倾邪私曲的人,以名义气节激励之。天下无不入我陶镕中矣。

译文及注释:

诗句1:

  • 德是事业的基础,没有坚实的基础就不会有长久坚固的建筑。
  • 心是修行的根本,没有根基就不会有繁荣茂盛的枝叶。

诗句2:

  • 道是一种公共的事物,应当随着人们的需求去引导他们。
  • 学问是一种平常的家务事,应当随着事情的变化去警觉自己。

诗句3:

  • 宽厚的想法就像温暖的春风,能够培育万物生长;
  • 狭隘的念头就像寒冷的北风,能够冻死万物。

诗句4:

  • 勤快的人因为敏于德义而被世人所依靠;
  • 节俭的人因为淡泊于财利而被人称赞。
  • 但是君子的操守反而成为小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这真是可惜啊!

诗句5:

  • 对自己的过失应该宽容理解,但是对自己却不应该宽容;
  • 对自己所受的屈辱应该忍耐忍受,但是对于他人却不能这样。

诗句6:

  • 恩惠应该温和而深厚,先给予深厚的恩惠然后再逐渐减少;
  • 威严应该严厉而宽容,先表现出宽容然后逐渐加强。

诗句7:

  • 处在权位重要的位置上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必须严谨明确。心性要平和宽和,不要随便接近那些不正派的人,也不要过于激动冒犯他人。

诗句8:

  • 面对欺骗的人,要以真诚的心去感动他们;面对凶恶的人,要以温和的态度去安抚他们;面对邪恶的人,要以正义的名义去激励他们。
  • 这样天下就没有不被你感化的人了。

赏析:

这首诗强调道德与修养的重要性,通过德、心、道、学、念等概念来阐述一个人如何通过内心的修为来影响外界环境以及他人的品行。诗中的“德”、“心”、“道”等概念深刻地表达了儒家思想中的伦理观念,即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个人行为的期待。此外,诗中也提醒了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有的谨慎和智慧,尤其是对待小人的策略。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