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君子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矣。
处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时。群信不以彼易此也。
鱼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
作人无一点真恳的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一段圆活的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镕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独后之地,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诗句:
1 士君子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矣。
- 处己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动念即是戈矛,一以辟众善之路,一以浚诸恶之源,相去霄壤矣。
-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时。群信不以彼易此也。
- 鱼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机里藏机变外生变,智巧何足恃哉。
- 作人无一点真恳的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一段圆活的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 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切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
-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镕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 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居身宜居于独后之地,谨德须谨于至微之事,施恩务施于不报之人。
译文:
- 士君子如果不能帮助他人渡过难关,遇到别人痴迷的时候,用一句话来提醒他们;遇到别人面临紧急困难时,用一句话来帮助他们解决。这样的行为就是无尽的功德。
- 自己处事总能发现可以学习的地方,别人做事情总是想到自己的利益。前者能引导人们向善,后者会让人们走向错误的方向。这两者的差别就像天堂和地狱一样。
- 事业与文章虽然随时都可能消失,但一个人的精神却永远年轻。名声和财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却在千秋万代中得以传承。人们不会因为名利而去改变这些品质。
- 如果鱼儿被渔网捕捉,那么它们就会被囚禁;如果螳螂贪婪地捕食,那么它也会遭到其他的鸟儿的攻击。在事物之中隐藏着复杂多变的情况,智慧和技巧并不能依赖。
- 做人如果没有真诚的心,就变得虚伪,做事没有圆滑的态度,就会显得笨拙。
- 对于一些无法立刻明了的事情,如果放宽心态,也许就能够明白真相;对于那些坚决拒绝的事情,如果稍微宽容一些,也许就能够化解。不要急躁地处理问题,这样反而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 道德高尚的人能够像青云一样高洁,而文才出众的人能够像雪一样纯洁。如果不能通过道德的修养来提升自己,那么最终也会被个人的欲望所束缚。
- 在事情最兴盛的时候感谢别人,在独自居住的时候保持谦逊。在细微之处要谨慎行事,对那些不求回报的人给予帮助。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人际交往和自我修养的诗,诗人通过对士君子的行为准则、人性的善恶以及人生态度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修养的重视。诗中强调在面对不同的人和情境时,应该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既要有智慧去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也要有恒心去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同时,诗人也警示人们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不应迷失自我,要始终保持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中华文化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