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天澄彻,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演偈淡禅,总是播弄精魄。
人心有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糠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竹,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毫便生缠缚。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象貌,又思既死之后有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处而游象先。
优人傅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弈者争先兢后,较雌雄于着手。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诗句:
- 性天澄彻,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演偈淡禅,总是播弄精魄。
- 人心有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
-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 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糠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竹,嗜好虽清,魔障终在。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
-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毫便生缠缚。
-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象貌,又思既死之后有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处而游象先。
- 优人傅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弈者争先兢后,较雌雄于着手。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译文:
- 本性纯净透明,即使饥饿时吃饭口渴时喝水,都是用来养生身心的;但当心迷失在其中时,即便是简单的打坐冥想也会变得心猿意马,无法平静下来。
- 人的心中本有一片清净之地,它并不是通过丝弦乐器的声音或茶香来感受到的宁静与清香,而是来自于对这种状态的认识和领悟。只有认识到这种境界的存在,才能真正体验到它的宁静。
- 宇宙间万物,人间的种种情感、事件,如果只是从世俗的角度看,它们都显得纷繁复杂、千差万别。但从道家的角度来看,一切都归于平常、自然的状态。为什么需要去区分或选取呢?
- 解脱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内心是否能够达到自在的境界。只要心灵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即使是身处喧嚣的环境也能如同在太平盛世一样自在。否则即使你拥有琴、鹤、花、竹等一切美好的物品,但如果这些物品让你的心灵变得纷乱不安,那么这些物品也只是拖累你罢了。正如谚语所说:“能将尘世视为真正的归宿,还未明白出家人也是普通人。”
- 当我们能够顺应事物的本质(如物)而不是被事物所束缚(如心),那么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情况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所扰动。
- 想一想在没有生之前是什么形态,再想想死去之后又会有什么变化,那时所有的思绪都将冷却下来,只剩下一颗寂静无波的心。这样我们就可以超越了物质世界的限制,像仙人一样自由自在地遨游。
- 那些在舞台上表演的人通过化妆和打扮使自己看起来美丑不一,但他们最终都结束了表演;那些下棋的人为了赢棋而争先恐后,但最后的结果却是胜负已定。这就像是一场戏,不论演员们如何表现,结局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