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严在灵隐西壁。山下有石,状若笋形,圆削卓立,高可百尺,巑岏秀润,凌空插云。更喜四顾山峦,若层花吐萼,皱縠迭浪,巍峨曲折,穿幽透深。林木合抱,皆自岩窦拔起,不土而生。旧传此山韫玉,故腴润若此。但山石间水迹波纹,不知何为有之,亦不知有自何时,岂沧海桑田说也?更爱前后石壁,唐宋游人题名甚多。进此有枫林坞,秋色变幻,种种奇观,窈窕崎岖,不胜腾涉矣。时当把酒鲸吞,倚云长啸,使山谷骇应,增我济胜之力数倍。
【译文】
资严山在灵隐寺西面,山脚下有块巨石,形状像笋,圆而高耸,高达百尺,雄伟秀丽,直插云天。更让人高兴的是四处的山峦,就像层层花朵吐露出的花萼,皱褶叠浪,宏伟曲折,穿入幽深。林木环绕,都是从岩石中拔地而起的,不是土里长出来的。相传这座山蕴藏着宝玉,所以这么润泽丰满。但山石间的水流波纹却不知道是什么造成的,也不知道何时开始的,难道这就是沧海变成桑田吗?更让人喜欢是前后的石壁,唐宋时代的游人在上面题了很多诗,进到这里就有如进入一个枫林的山谷,秋天景色变幻,种种奇妙的景象,窈窕崎岖,使人不禁要尽情游玩。当时正值把酒鲸吞,倚靠在云上长啸,使山谷为之震惊,增强了我战胜困难的能力数倍。
【赏析】
此诗描写灵隐山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灵隐山深厚的感情。
首联“资严山下看石笋”,写诗人登山观景的情景。资严山在杭州灵隐寺西面,山下有块巨石,形状像笋,圆而高耸,高达百尺,雄伟秀美,直插云天。这一句写山势、写石笋,突出了山石的雄浑之美。
颔联“巑岏秀润,凌空插云”,进一步写出山石的雄奇峻美。巑岏指山体陡峻,秀丽润泽,凌空插云形容山石高耸入云。
颈联“更喜四顾山峦”,写诗人观赏山峦的所见所感。层花、皱縠迭浪,巍峨曲折,穿幽透深。林木合抱,皆自岩窦拔起,不土而生。这两句写诗人看到的山峦美景,表现他内心的愉悦之情。
尾联“旧传此山韫玉”,点出山石蕴藏宝玉的事实。但山石间水迹波纹,不知何为有之,亦不知有自何时,岂沧海桑田说也?这一句既写山石的神奇美丽,又表达出对山石蕴藏宝玉的惊奇与赞叹。最后两句“更爱前后石壁,唐宋游人题名甚多”写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倚云长啸,使山谷骇应,增我济胜之力数倍”的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