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为花之隐者,惟隐君子、山人家能蓻,故不多见,见亦难于丰美。秋来扶杖,遍访城市林园,山村篱落,更挈茗奴从事,投谒花主,相与对花谈胜。或评花品,或较栽培,或赋诗相酬,介酒相劝,擎杯坐月,烧灯醉花,宾主称欢,不忍热别。花去朝来,不厌频过,此兴何乐?时乎东篱之下,菊可采也,千古南山,悠然见之,何高风隐德,举世不见元亮?
策杖林园访菊
探索隐者之花,品味自然之美
- 诗歌原文
秋来扶杖,遍访城市林园,山村篱落,更挈茗奴从事,投谒花主,相与对花谈胜。或评花品,或较栽培,或赋诗相酬,介酒相劝,擎杯坐月,烧灯醉花,宾主称欢,不忍热别。花去朝来,不厌频过,此兴何乐?时乎东篱之下,菊可采也,千古南山,悠然见之,何高风隐德,举世不见元亮?
- 译文与注释解读
(1)译文:秋天来临的时候,作者拄着拐杖,四处游历于城市和乡村的园林中,在山野的篱笆旁寻找菊花。他带上仆人一起劳作,向花的主人表示敬意,一同欣赏并谈论花朵的美丽与价值。有时候他们还会品评花朵的品级、比较养护方法,或者吟诗作对,共同品尝美酒。在月光下饮酒,夜晚点灯赏菊,彼此交谈愉快到难以分别。每次经过菊花丛时都不厌其烦,这种乐趣难以言表。当春天来临,菊花盛开时,可以采摘。在那遥远的南山上,悠然自得地观赏菊花的美丽,感叹那些高洁隐逸的品德和风范,而这样的品质却让世间少有人能领略。
(2)注释:策,拄着;杖,拐杖;林园,泛指园林;蓻,隐者;丰美,丰富美丽;投谒,拜访;相与,相互;谈胜,讨论花卉的优劣;评花品,评价花朵的品质;较栽培,比较养护方法;赋诗相酬,互相吟诵诗歌以表达情感;介酒相劝,举杯劝酒;擎杯坐月,手持酒杯静坐赏月;烧灯醉花,在夜晚点灯赏花;宾主称欢,双方愉悦如初;热别,告别;采,采集;悠然见之,看到南山上悠然自得的花;何高风隐德,何等高尚的隐逸之德;举世不见元亮,世上难遇像孟浩然一样的隐者。
-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菊花作为花中的隐者,只有真正的隐士和山人家才能培育出如此美丽的花朵。作者在秋天到来的时候,拄着拐杖,四处游历于城市和乡村的园林中,寻找那些美丽的菊花。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于自然的赞美。他带着仆人一起劳作,向花的主人表示敬意,一同欣赏并谈论花朵的美丽与价值。在月光下饮酒、夜晚点灯赏菊、彼此交谈愉快到难以分别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友情得到了升华。这种友情不仅体现在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给予对方鼓励和支持。
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士生活的敬仰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在南山上悠然自得地观赏菊花的美丽,感叹那些高洁隐逸的品德和风范,而这样的品质却让世间少有人能领略。这体现了诗人对于隐士生活的高度赞誉和追求。
这首《策杖林园访菊》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富有诗意的诗歌。它不仅描绘了菊花的美丽和隐士生活的向往,还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和自然的赞美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