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杨奉自为李傕所败,便引军屯终南山下;今闻驾至,特来保护。当下列开阵势。汜将崔勇出马,大骂杨奉“反贼”。奉大怒,回顾阵中曰:“公明何在?”一将手执大斧,飞骤骅骝,直取崔勇。两马相交,只一合,斩崔勇于马下。杨奉乘势掩杀,汜军大败,退走二十余里。奉乃收军来见天子。帝慰谕曰:“卿救朕躬,其功不小!”奉顿首拜谢。帝曰:“适斩贼将者何人?”奉乃引此将拜于车下曰:“此人河东杨郡人,姓徐,名晃,字公明。”帝慰劳之。杨奉保驾至华阴驻跸。将军段煨,具衣服饮膳上献。是夜,天子宿于杨奉营中。

郭汜败了一阵,次日又点军杀至营前来。徐晃当先出马,郭汜大军八面围来,将天子、杨奉困在垓心。正在危急之中,忽然东南上喊声大震,一将引军纵马杀来。贼众奔溃。徐晃乘势攻击,大败汜军。那人来见天子,乃国戚董承也。帝哭诉前事。承曰:“陛下免忧。臣与杨将军誓斩二贼,以靖天下。”帝命早赴东都。连夜驾起,前幸弘农。

诗句:

  1. 原来杨奉自为李傕所败,便引军屯终南山下;
    译文:原本杨奉因为被李傕击败,于是带领军队驻扎在终南山下。
    注释:杨奉(? -30年),东汉末年将领,曹操帐下的一名武将,曾与曹操、刘备等多次交战,最终投降于吕布。
  2. 今闻驾至,特来保护。当下列开阵势。汜将崔勇出马,大骂杨奉“反贼”。奉大怒,回顾阵中曰:“公明何在?”一将手执大斧,飞骤骅骝,直取崔勇;
    译文:现在听说陛下来了,特地来保护。他布置好阵势,崔勇出战,对杨奉大骂“反贼”。杨奉非常生气,回头看着队伍中说:“你在哪里?”一个将领挥舞大斧,骑着骏马直奔崔勇。
    注释:驾,皇帝的车子。阵势,即摆开战斗的架势。骅骝,指良马。
  3. 两马相交,只一合,斩崔勇于马下。杨奉乘势掩杀,汜军大败,退走二十余里。奉乃收军来见天子。帝慰谕曰:“卿救朕躬,其功不小!”奉顿首拜谢。帝曰:“适斩贼将者何人?”奉乃引此将拜于车下曰:“此人河东杨郡人,姓徐,名晃,字公明。”
    译文:两匹马相互冲撞,只是一回合就杀死了崔勇,杨奉乘胜追击,敌军大败,退走了二十多里。杨奉收拾军队来到皇宫朝见皇帝。皇帝安慰他:“你救了我的身体,功劳不小!”杨奉叩头致谢。皇帝问:“刚才杀掉贼将的是什么人?”杨奉指着这位将领,跪在地上对皇帝说:“这位是河东杨郡人,姓徐,名晃,字公明。”
    注释:河东,古地区名,今山西永济一带。杨郡,古郡名,今河南洛阳一带。
  4. 郭汜败了一阵,次日又点军杀至营前来。徐晃当先出马,郭汜大军八面围来,将天子、杨奉困在垓心。正在危急之中,忽然东南上喊声大震,一将引军纵马杀来。贼众奔溃。徐晃乘势攻击,大败汜军。那人来见天子,乃国戚董承也。帝哭诉前事。承曰:“陛下免忧。臣与杨将军誓斩二贼,以靖天下。”帝命早赴东都。连夜驾起,前幸弘农。
    译文:郭汜接连失败后,第二天又调兵来攻打。徐晃首先冲出去迎战,郭汜的军队从八个方向包围上来,把天子和杨奉困在中心地带。正当他们最危急的时候,突然东南方向传来了喊声,一位将领带领部队冲杀过来。敌兵逃跑,徐晃趁机进攻,大败郭汜的军队。那人是国戚董承,皇帝哭诉了之前的事情。董承说:“陛下不必忧虑。我和杨将军发誓要杀死这两个贼人,以安定国家。”皇帝命令他尽快赶到东都。连夜出发,前往弘农。
    注释:郭汜(?-198年),东汉末年人物,官至镇西将军。董承(?-196年),东汉末年的著名谋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奉、徐晃等历史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的英勇事迹,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英雄们的豪情壮志。诗句流畅自然,叙事清晰,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同时,通过对事件的描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和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