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有消息报入东吴。吴主皓大惊,急召丞相张悌,司徒何植,司空滕修,计议退兵之策。悌奏曰:「可令车骑将军伍延为都督,进兵江陵,迎敌杜预;骠骑将军孙歆进兵拒夏口等处军马。臣敢为将,率领左将军沈莹,右将军诸葛靓,引兵十万,出屯牛渚,接引诸路军马。」皓从之,遂令张悌引兵去了。皓退入后宫,面有忧色。幸臣中常侍岑昏问其故。皓曰:「晋兵大至,诸路已有兵迎之,争奈王浚率兵数万,战船齐备,顺流而下,其锋甚锐,朕因此忧也。」昏曰:「臣有一计,令王浚之舟,皆为齑粉矣。」皓大喜,遂问其计。岑昏奏曰:「江南多铁,可打连环索百馀条,长数百丈,每环重二三十斤,于沿江紧要去处横截之。再造铁锥数万,长丈馀,置于水中。若晋船乘风而来,逢锥则破,岂能渡江也?」皓大喜,传令拨匠工于江边连夜造成铁索、铁锥,设立停当。

诗句释义

  • “早有消息报入东吴。”: 东吴收到了某种重要消息,这个消息对吴主孙皓产生了极大的震动。
  • “吴主皓大惊,急召丞相张悌,司徒何植,司空滕修,计议退兵之策。”: 孙皓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惊慌,急忙召集了丞相张悌、司徒何植和司空滕修来商讨退兵的策略。
  • “悌奏曰:「可令车骑将军伍延为都督,进兵江陵,迎敌杜预;骠骑将军孙歆进兵拒夏口等处军马。」”: 张悌上奏建议,任命车骑将军伍延担任都督,率军进攻江陵以抵御杜预;骠骑将军孙歆则进军夏口等地,抵御敌军。
  • “臣敢为将,率领左将军沈莹,右将军诸葛靓,引兵十万,出屯牛渚,接引诸路军马。」: 张悌自告奋勇,带领左将军沈莹和右将军诸葛靓,带着十万军队在牛渚驻扎,以便接应各路军队。
  • “皓从之,遂令张悌引兵去了。”: 孙皓接受了这个计划,并命令张悌率军出发。
  • “皓退入后宫,面有忧色。”: 孙皓退回后宫,脸上露出了忧虑的表情。
  • “幸臣中常侍岑昏问其故。”: 他询问身边的宦官岑昏为什么如此忧虑。
  • “岑昏曰:「晋兵大至,诸路已有兵迎之,争奈王浚率兵数万,战船齐备,顺流而下,其锋甚锐,朕因此忧也。」”: 岑昏解释说,晋国的大军已经到来,而且各条路线上的军队也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而王浚率领的数万晋军战船准备顺流而下,势头非常猛烈,这是让孙皓感到忧虑的原因。
  • “昏曰:「臣有一计,令王浚之舟,皆为齑粉矣。」**」: 岑昏提出了一个计谋,声称能够让王浚的战船全部粉碎。
  • “皓大喜,遂问其计。: 孙皓非常高兴,于是询问这个计谋是什么。
  • “岑昏奏曰:「江南多铁,可打连环索百馀条,长数百丈,每环重二三十斤,于沿江紧要去处横截之。再造铁锥数万,长丈馀,置于水中。若晋船乘风而来,逢锥则破,岂能渡江也?」**: 岑昏详细地解释了这个计划,即利用江南丰富的铁资源制作成许多长数百丈的锁链,以及成千上万根铁锥放置在水流湍急之处。一旦晋军的战船经过时,这些锁链和铁锥将会被破坏,从而阻止晋军渡过长江。
  • “皓大喜,传令拨匠工于江边连夜造成铁索、铁锥,设立停当。**: 孙皓听后非常高兴,立即下令工匠们迅速在江边制造铁索和铁锥。

译文

  • “早有消息报入东吴。: 早有消息传入江东。
  • “吴主皓大惊,急召丞相张悌,司徒何植,司空滕修,计议退兵之策。: 吴主孙皓听到消息后非常震惊,立刻召见丞相张悌、司徒何植和司空滕修一起商量退兵的策略。
  • “悌奏曰:「可令车骑将军伍延为都督,进兵江陵,迎敌杜预;骠骑将军孙歆进兵拒夏口等处军马。臣敢为将,率领左将军沈莹,右将军诸葛靓,引兵十万,出屯牛渚,接引诸路军马。」: 张悌建议任命车骑将军伍延担任都督,率领军队进攻江陵对抗杜预;同时派遣骠骑将军孙歆进军夏口等地抵抗敌军。张悌还表示自己愿意亲自领军出战,并率领左将军沈莹、右将军诸葛靓率领十万大军在牛渚驻扎,协助各地的部队作战。
  • “皓从之,遂令张悌引兵去了。: 孙皓同意了张悌的建议,并命令他率领军队离开。
  • “皓退入后宫,面有忧色。: 孙皓退入后宫,面色显得忧虑不安。
  • “幸臣中常侍岑昏问其故。: 他的贴身宦官岑昏好奇地问起他为何这样担忧。
  • “岑昏曰:「晋兵大至,诸路已有兵迎之,争奈王浚率兵数万,战船齐备,顺流而下,其锋甚锐,朕因此忧也。」: 岑昏解释说,晋国的军队已经到来,而且各路军队都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特别是王浚率领的数万晋军战船正准备顺流而下,势头非常猛烈。这是让孙皓感到忧虑的真正原因。
  • “昏曰:「臣有一计,令王浚之舟,皆为齑粉矣。」: 岑昏提出一个主意说,可以让晋军的战船全部粉碎。
  • “皓大喜,遂问其计。: 孙皓听后非常高兴,于是他询问这个计划是什么。
  • “岑昏奏曰:「江南多铁,可打连环索百馀条,长数百丈,每环重二三十斤,于沿江紧要去处横截之。再造铁锥数万,长丈馀,置于水中。若晋船乘风而来,逢锥则破,岂能渡江也?」: 岑昏详细地解释了这个计划:江南地区有很多铁材资源,可以制造出长达数百丈的长链索一百零余条,每条链条的重量大约在二三十斤左右。在这些重要的水道节点上横向设置这些铁索。此外,他还准备了数万个铁锥,长度都在一丈以上。如果晋军的船只趁着顺风来袭,遇到这些铁锥就会破碎。这样一来,晋军就无法渡过长江了。
  • “皓大喜,传令拨匠工于江边连夜造成铁索、铁锥,设立停当。**: 孙皓听后非常高兴,立即命令工匠们开始在江边紧急工作,一夜之间就制造出了大量的铁索和铁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