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预军威大振,遂大会诸将,共议取建业之策。胡奋曰:「百年之寇,未可尽服;方今春水泛涨,难以久住。可俟来春,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济西一战,而并强齐;今兵威大震,如破竹之势,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有着手处也。」遂驰檄约会诸将,一齐进兵,攻取建业。
时龙骧将军王浚率水兵顺流而下。前哨报说:「吴人造铁索,沿江横截;又以铁锥置于水中为准备。」浚大笑,遂造大筏数十方,上缚草为人,披甲执仗,立于周围,顺水放下。吴兵见之,以为活人,望风先走,暗锥著筏,尽提而去。又于筏上作火炬,长十馀丈,大十馀围,以麻油灌之,但遇铁索,燃炬烧之,须臾皆断。两路从大江而来,所到之处,无不克胜。
却说东吴丞相张悌,令左将军沈莹、右将军诸葛靓,来迎晋兵。莹谓靓曰:「上流诸军不作堤防,吾料晋军必至此,宜尽力以敌之。若幸得胜,江南自安。今渡江与战,不幸而败,则大事去矣。」靓曰:「公言是也。」言未毕,人报晋兵顺流而下,势不可当。二人大惊,慌来见张悌商议。靓谓悌曰:「东吴危矣,何不遁去?」悌垂泣曰:「吴之将亡,贤愚共知;今若君臣皆降,无一人死于国难,不亦辱乎?」诸葛靓亦垂泣而去。张悌与沈莹挥兵抵敌,晋兵一齐围之。周旨首先杀入吴营,张悌独奋力搏战,死于乱军之中。沈莹被周旨所杀。吴兵四散败走。后人有诗赞张悌曰:
诗句:百年之寇,未可尽服;方今春水泛涨,难以久住。可俟来春,更为大举。
译文:百年的贼寇,不能全部消灭;当前正值春季河水泛滥,难以长期停留。可以等到明年春天,再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关键词:百年之寇,未可尽服;方今春水泛涨,难以久住。
注释:这里的“百年之寇”,是指百年来的贼寇,无法全部消灭。而“方今春水泛涨,难以久住”则是说当前正值春季,河水泛滥严重,不适合长时间停留。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杜预对当前局势的冷静分析。他认为虽然贼寇众多,但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时机和策略,就有机会取得胜利。同时,他也注意到了当前的季节特点,即春季河水泛滥,不利于长时间停留。因此,他建议等到明年春天,再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不仅体现了他的军事智慧,也显示了他善于把握时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