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主览疏,遂与群臣议曰:「王公之论,与羊都督暗合。朕意决矣。」侍中王浑奏曰:「臣闻孙皓欲北上,军伍已皆整备,声势正盛,难与争锋。更迟一年以待其疲,方可成功。」晋王依其奏,乃降诏止兵莫动,退入后宫,与秘书丞相张华围棋消遣。近臣奏边庭有表到。晋主开视之,乃杜预表也。表略云:

    往者,羊祜不博谋于朝臣,而密与陛下计,故令朝臣多异同之议。凡事当以利害相校。度此举之利,十有八九,而其害止于无功耳。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露;今若中止,孙皓恐怖,徙都武昌,完修江南诸城,迁其民居,城不可攻,野无所掠,则明年之计亦无及矣。

晋主览表才罢,张华突然而起,推却棋枰,敛手奏曰:「陛下圣武,国富民强;吴主淫虐,民忧国敝。今若讨之,可不劳而定。愿勿以为疑。」晋主曰:「卿言洞见利害,朕复何疑?」即出升殿,命镇南大将军杜预为大都督,引兵十万出江陵;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胄出滁中;征东大将军王浑出横江;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各引兵五万,皆听预调用。又遣龙骧将军王浚,广武将军唐彬,浮江东下。水陆兵二十馀万,战船数万艘。又令冠军将军杨济出屯襄阳,节制诸路人马。

在《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中,晋王览杜预的奏疏后,决定停止军事行动,转而与张华下棋来消磨时间。此决策显示了晋王对形势的冷静分析以及他对军事和政治的深思熟虑。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一策略及其背后的考量。

晋王之所以选择暂时停战,是基于对当前军事态势的精准判断。杜预的奏疏中提到了一个关键的战略点:孙皓虽然声势浩大,但在连续的征战后,其军队已经疲惫不堪。这种分析表明,孙皓的军队可能不会立即反击,这为晋军提供了宝贵的战略机遇。

晋王选择与张华下棋的行为,也反映出他的智慧和从容。在战争紧张的背景下,选择这样的休闲方式,不仅能够缓解压力,还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晰的思维。这种策略体现了晋王作为一国之君的卓越智慧与远见。

晋王的决定还考虑到了政治稳定的重要性。在三国鼎立的格局下,任何一方的动荡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因此,通过暂时的军事行动停滞,晋王可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避免内部因为战争而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晋王的这种决策也展示了他对于历史进程的深刻理解。在三国时期,历史的每一次重大转折点往往都是由少数几个关键人物的智慧和决策所决定的。晋王的选择,尽管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他对未来走向的深刻洞察。

《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中的晋王之所以选择暂停军事行动,是为了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通过和平的手段来实现战略目标。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晋王的战略眼光,也显示了他作为一位君主的智慧与胸怀。通过对这一事件深入的分析,人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正确的决策都需要对局势的全面评估以及对未来的深刻洞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