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曹操退兵至斜谷,孔明料他必弃汉中而走,故差马超等诸将,分兵十数路,不时攻劫。因此操不能久住;又被魏延射了一箭,急急班师。三军锐气堕尽。前队才行,两下火起,乃是马超伏兵追赶。曹兵人人丧胆。操令军士急行,晓夜奔走无停;直至京兆,方始安心。
且说玄德命刘封、孟达、王平等,攻取上庸诸郡,申耽等闻操已弃汉中而走,遂皆投降,玄德安民已定,大赏三军,人心大悦。于是众将皆有推尊玄德为帝之心;未敢径启,却来禀告诸葛军师,孔明曰:“吾意已有定夺了。”随引法正等入见玄德,曰:“今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著于天下,今已抚有两川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事不宜迟,便请择吉。”玄德大惊曰:“军师之言差矣。刘备虽然汉之宗室,乃臣子也;若为此事,是反汉矣。”孔明曰:“非也。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也。今主公避嫌守义,恐失众人之望。愿主公熟思之。”玄德曰:“要吾僭居尊位,吾必不敢。可再商议长策。”诸将齐言曰:“主公若只推却,众心解矣。”孔明曰:“主公平生以义为本,未肯便称尊号。今有荆襄、两川之地,可暂为汉中王。”玄德曰:“汝等虽欲尊吾为王,不得天子明诏,是僭也。”孔明曰:“今宜从权,不可拘执常理。”张飞大叫曰:“异姓之人,皆欲为君何,况哥哥乃汉朝宗派!莫说汉中王,就称皇帝,有何不可!”玄德叱曰:“汝勿多言!”孔明曰:“主公宜从权变,先进位汉中王,然后表奏天子,未为迟也。”
诗句:
译文:
曹操退兵到了斜谷,诸葛亮料到他会放弃汉中逃跑,所以派遣马超等将领,分成多路,不时攻击和骚扰。因此曹操不能长时间停留,被魏延射了一箭后,急忙班师。曹军失去了士气。在行进的路上,两边突然起火,正是马超埋伏的军队追击。士兵们人人恐惧。曹操命令士兵急速行军,日夜不停地奔跑到京兆才稍感安定。
注释:
- “曹操” - 东汉末年的军阀,后来成为魏国的奠基人。
- “斜谷” — 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眉县附近。
- “孔明” - 诸葛亮的字,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
- “马超” — 马腾的儿子,著名的武将及将领,后来归降刘备,被封为西凉将军。
- “上庸诸郡” - 指的是现在的河南省西部、陕西省东部一带地区。
- “申耽” - 人物名,是当时上庸郡的郡守。
- “玄德” - 即刘备,字玄德,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后来建立了蜀汉王朝。
- “诸葛亮” - 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谋士。
- “张飞” - 字翼德,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之一。
- “汉中王” - 古代的一种爵位,代表对某个地方的最高统治权。
- “荆襄” - 指现在的湖北省和湖南省部分地区。
- “两川” - 指四川和陕西一带,历史上曾属于汉朝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篇关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的内容摘录,主要叙述了曹操在汉中的失败以及刘备建立新政权的过程。文章通过描述双方军队的行动和战略部署,展现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和军事策略。诸葛亮的智谋和果断决策对最终的胜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这段历史也为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提供了重要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