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会得了阳安关,关内所积粮草、军器极多,大喜,遂犒三军。是夜,魏兵宿于阳安城中,忽闻西南上喊声大震。钟会慌忙出帐视之,绝无动静。魏军一夜不敢睡。次夜三更,西南上喊声又起。钟会惊疑,向晓,使人探之。回报曰:“远哨十余里,并无一人。”会惊疑不定,乃自引数百骑,俱全装惯带,望西南巡哨。前至一山,只见杀气四面突起,愁云布合,雾锁山头。会勒住马,问向导官曰:“此何山也?”答曰:“此乃定军山,昔日夏侯渊殁于此处。”会闻之,怅然不乐,遂勒马而回。转过山坡,忽然狂风大作,背后数千骑突出,随风杀来。会大惊,引众纵马而走。诸将坠马者,不计其数。及奔到阳安关时,不曾折一人一骑,只跌损面目,失了头盔。皆言曰:“但见阴云中人马杀来,比及近身,却不伤人,只是一阵旋风而已。”会问降将蒋舒曰:“定军山有神庙乎?”舒曰:“并无神庙,惟有诸葛武侯之墓。”会惊曰:“此必武侯显圣也。吾当亲往祭之。”次日,钟会备祭礼,宰太牢,自到武侯墓前再拜致祭。祭毕,狂风顿息,愁云四散。忽然清风习习,细雨纷纷。一阵过后,天色晴朗。魏兵大喜,皆拜谢回营。是夜,钟会在帐中伏几而寝,忽然一阵清风过处,只见一人,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其人步入帐中,会起身迎之曰:“公何人也?”其人曰:“今早重承见顾。吾有片言相告:虽汉祚已衰,天命难违,然两川生灵,横罹兵革,诚可怜悯。汝入境之后,万勿妄杀生灵。”言讫,拂袖而去。会欲挽留之,忽然惊醒,乃是一梦。会知是武侯之灵,不胜惊异。于是传令前军,立一白旗,上书“保国安民”四字;所到之处,如妄杀一人者偿命。于是汉中人民,尽皆出城拜迎。会一一抚慰,秋毫无犯。后人有诗赞曰:“数万阴兵绕定军,致令钟会拜灵神。生能决策扶刘氏,死尚遗言保蜀民。”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钟会得了阳安关,关内所积粮草、军器极多,大喜,遂犒三军。

  • “钟会得了阳安关” 描述了钟会成功地占领了某个地点并控制了那里。

  • “关内所积粮草、军器极多” 表明这个地方储备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

  • “大喜” 表达了钟会因为占领这个地点而感到高兴。

  • “遂犒三军” 表示他为了奖励军队而举行了一次宴会。

  • 第二句:是夜,魏兵宿于阳安城中,忽闻西南上喊声大震。

  • “是夜” 指的是那个夜晚。

  • “魏兵宿于阳安城中” 描述了魏军在一个城市里过夜。

  • “忽闻西南上喊声大震” 突然听到西南方向有巨大的喊叫声。

  • 第三句:钟会慌忙出帐视之,绝无动静。

  • “慌忙” 表示钟会非常匆忙地出来查看情况。

  • “出帐视之” 指的是他走出帐篷去查看外面的情况。

  • “绝无动静” 表示外面没有任何混乱或异常的迹象。

  • 第四句:魏军一夜不敢睡。

  • “一夜不敢睡” 意味着魏军在那个夜晚没有休息。

  • 第五句:次夜三更,西南上喊声又起。

  • “次夜三更” 指的是第二天的凌晨时分。

  • “西南上喊声又起” 再次听到了西南方向的喊叫声。

  • 第六句:钟会惊疑,向晓,使人探之。

  • “惊疑” 表示钟会对这种情况感到疑惑和不安。

  • “向晓” 指的是到了早晨。

  • “使人探之” 派人去调查是什么原因导致喊声。

  • 第七句:回报曰:“远哨十余里,并无一人。”会惊疑不定,乃自引数百骑,俱全装惯带,望西南巡哨。

  • “回报曰” 是报告的人说的。

  • “无一人” 表示远处没有任何人。

  • “惊疑不定” 表示钟会对此感到非常困惑和不确定。

  • “乃自引数百骑,俱全装惯带,望西南巡哨” 表示钟会决定亲自带领几百名骑兵,全副武装,前往西南方向巡视。

  • 第八句:前至一山,只见杀气四面突起,愁云布合,雾锁山头。

  • “前至一山” 指钟会到达了一座山。

  • “只见杀气四面突起” 描述了山上充满了杀气。

  • “愁云布合” 形容天空中布满了愁云。

  • “雾锁山头” 表示山上被雾气笼罩。

  • 第九句:会勒住马,问向导官曰:“此何山也?”答曰:“此乃定军山,昔日夏侯渊殁于此处。”会闻之,怅然不乐,遂勒马而回。

  • “会勒住马” 表示钟会勒住马不前进。

  • “问向导官曰” 询问向导官关于山的信息。

  • “此何山也?””此乃定军山” 回答了他关于山的问题。

  • “昔日夏侯渊殁于此处” 描述了夏侯渊曾在这座山上去世。

  • 第十句:会闻之,怅然不乐,遂勒马而回。转过山坡,忽然狂风大作,背后数千骑突出,随风杀来。

  • “会闻之,怅然不乐” 钟会听说这件事后感到非常难过。

  • “遂勒马而回” 表示他决定返回。

  • “转过山坡,忽然狂风大作” 描述天气突然变坏。

  • “背后数千骑突出,随风杀来” 描述了魏军突然出现并向他们进攻。

  • 第十一句:会大惊,引众纵马而走。诸将坠马者,不计其数。及奔到阳安关时,不曾折一人一骑,只跌损面目,失了头盔。

  • “会大惊” 表示钟会对这种情况感到惊讶。

  • “引众纵马而走” 指挥部队骑马逃跑。

  • “诸将坠马者,不计其数” 表示很多将领都摔下马来。

  • “及奔到阳安关时,不曾折一人一骑,只跌损面目,失了头盔” 说明他们没有损失任何人员或者马匹,只是有些人的面貌受损或头盔丢失。

  • 第十二句:皆言曰:“但见阴云中人马杀来,比及近身,却不伤人,只是一阵旋风而已。”会问降将蒋舒曰:“定军山有神庙乎?”舒曰:“并无神庙,惟有诸葛武侯之墓。”会惊曰:“此必武侯显圣也。吾当亲往祭之。”次日,钟会备祭礼,宰太牢,自到武侯墓前再拜致祭。祭毕,狂风顿息,愁云四散。

  • “皆言曰” 表示所有人都这样说。

  • “但见阴云中人马杀来” 描述阴云中出现了很多人马。

  • “比及近身,却不伤人,只是一阵旋风而已” 描述了虽然这些人接近了他们,但他们并不造成伤害,只是刮起了一阵旋风。

  • “会问降将蒋舒曰:”定军山有神庙乎?”“表示钟会询问蒋舒关于定军山是否有神庙的事情。

  • “舒曰:’并无神庙,惟有诸葛武侯之墓’” 蒋舒回答说没有神庙,只有诸葛亮的墓地。

  • “会惊曰:’此必武侯显圣也。吾当亲往祭之’” 表示钟会认为这可能是诸葛亮显灵,决定亲自去祭祀他。

  • “次日,钟会备祭礼,宰太牢,自到武侯墓前再拜致祭。” 描述了第二天,钟会准备了祭品,亲自去祭拜诸葛亮的墓地。

  • “祭毕,狂风顿息,愁云四散” 表示祭祀之后,风停了,乌云散开了。

  • 第十三句:清风习习,闻细流清音如听箫管之声。会遂入庙中,秉烛而坐,良久,闻空中有细语焉:“今早重承顾命。有一片言相告:但以汉祚中衰,天命已微,而吾蜀汉民,苍生涂炭,诚可怜悯。汝入境之后,万勿妄杀生灵也。”言讫,拂袖而去。

  • “清风习习” 描述周围的风轻轻地吹着。

  • “闻细语焉” 表示听到了细微的声音。

  • “今早重承顾命。有一片言相告:但以汉祚中衰,天命已微,而吾蜀汉国,苍生涂炭,诚可怜悯。汝入境之后,万勿妄杀生灵也” 这几句话是诸葛亮留给钟会的话。

  • 第十四句:会欣然起立,曰:“此诚重托也!”因传令前军,立一白旗,上书“保国安民”。所过之处,但闻妄杀一人者偿杀人者耳!于是汉中人民,尽出城迎拜。一一抚慰。后有孙盛评之曰:“昔邓艾伐蜀,蜀人固应擒获以归。钟会独建伐蜀之策,是其心不怯;心不怯,则破蜀必矣。今钟会分兵汉中道,武侯显圣定军山,使生灵得以安全,故后世称武侯为‘诸葛武侯’,谓其功业巍巍。”

这段诗句通过描绘钟会分兵汉中道时的情境,表现了诸葛亮的神秘力量以及钟会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信念和智慧策略。同时,通过对钟会与诸葛亮关系的回顾以及对后世影响的讨论,展现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深远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